《鯤化鵬(鯤鵬羽翼)》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釋義】“鯤”是古代傳說中的大魚,能化為大鵬鳥而飛越大海。
【例句】①鯤化鵬飛未必,鯉從龍去安知?(周德清[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有所感》)鯤化為鵬是為了飛向遠方,比喻人們爭取更好的前程。但這里反用此典故,對前途表示疑慮。②方信道垂云的鹍鵬羽翼,那藩籬下燕鵲爭知?(鄭光祖雜劇《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第三折〔十二月〕)王粲感嘆自己的高才大志,不為世上小人所知。鹍與鯤通。③您端的似鯤鵬得志秋云長,您端的似魚龍變化春雷響。(關(guān)漢卿雜劇《狀元堂陳母教子》第一折〔油葫蘆〕)陳母以此典形容大兒子考中狀元。④藕絲兒縛住了鹍鵬翅,黃鶯兒奪了鴻鵠志。(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寄生草〕)元曲中藕絲諧音雙關(guān)常比喻為情思,鹍鵬比喻有大志的人,黃鶯兒比喻鶯鶯小姐。紅娘勸張生不要因兒女之情,丟失了壯志。⑤展萬里鯤鵬翅,真一表英姿。(佚名雜劇《逞風(fēng)流王煥百花亭》第四折〔得勝令〕)王煥稱贊種師道功高業(yè)豐,如鯤鵬展翅,宏圖大展。
上一篇:元曲典故《駿骨》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鯨吸(卷鯨川)》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