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誅少正卯》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于是誅魯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途;途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p>
【釋義】孔子曾任魯國大司寇,攝相事,殺了魯國的亂政者少正卯??梢娍鬃与m提倡仁政,并不忽略法治。
【例句】孔子為魯司寇,三日而誅少正卯。(鄭光祖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第三折)許達以孔子仕途上的得失挫折事勸王粲勿灰心。
上一篇:元曲典故《孔子思周》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孔安國》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