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壁》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葛洪《西京雜記》:“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釋義】匡衡鑿壁的故事,歷來被作為好學的例子。
【例句】①主人自得其中趣,隔墻貰酒,鑿壁觀書,拾薪煮茗,賃圃栽蔬。(湯式〔南呂·一枝花〕《題友田老窩》〔梁州〕)套曲盛贊友人隱居田里自甘淡薄的精神。鑿壁觀書用匡衡典故以喻友人貧而好學的精神。②有一個匡衡將鄰家墻壁鑿穿。(喬吉雜劇《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第二折〔滾繡球〕)王府尹罵韓翃是賊,韓翃舉不少涉嫌偷的古人逸事為自己辯解,此是其一。③刺股懸頭曾努力,引光夜鑿匡衡壁。(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二出《會講》)借用鑿壁典故,比喻努力讀書進取。④似這般發志氣,如管寧割席。我看書,如匡衡鑿壁。(鄭廷玉雜劇《宋上皇御斷金鳳釵》第一折〔那吒令〕)趙鶚回敘他過去發憤苦讀如匡衡。
上一篇:元曲典故《蘭陵酒》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口唾珠璣》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