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龍頷》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莊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釋義】傳說驪龍頷下有千金之珠,得到它要冒生命危險。緯蕭,即用草編織簾箔。
【例句】①空擘驪龍頷,謾贏得此身良苦。(王伯成套曲〔般涉調·哨遍〕《贈長春宮雪庵學士》)是說雪庵學士曾經歷過艱難險阻去尋求錦繡前程,但是最后都落空了。②云濃云淡,窗明窗暗,等閑休擘驪龍頷。(喬吉〔中呂·山坡羊〕《失題》)作者勸諭人們不要貪心,千金之珠雖好,卻要冒險惡的風波。③(旦)不施萬丈深潭計,(貼)怎得驪龍頷下珠。(舊題徐畛《殺狗記》第二十五出《月真買狗》)意為用計得寶。此指向王婆買狗,以計勸夫。④餓虎口中將腕骨奪,驪龍頷下把明珠握,生擔他—場利害。(康進之雜劇《李逵負荊》第四折[離亭宴煞])前兩句皆比喻極危險的事,以加強第三句“生擔他一場利害”。⑤遮莫去大蟲口中奪脆骨,驪龍頷下取明珠。(鄭廷玉雜劇《包龍圖智勘后庭花》第二折[賀新郎])比喻危險的事。
上一篇:元曲典故《驪駒》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鯉從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