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澠池會》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記,藺相如陪著趙王去澠池與秦王會面,秦王在飲宴時,折辱趙王,要趙王鼓瑟,趙王鼓瑟后,秦御史記道“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以死相威脅,也逼令秦王擊缶,并召趙御史記道:“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王還提出,要趙城池,相如毫不示弱,要秦之咸陽。至宴會終了,秦王無法加辱趙國。而趙國廉頗也在邊界設重兵,秦不敢動。
【釋義】藺相如在澠池會上拼死不讓秦國侮辱趙國,保持了國家的體面。
【例句】①我不讓藺相如澠池會那氣概。(鄭光祖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第二折〔滾繡球〕)王粲說自己像藺相如那樣有氣概。②論踴躍我不讓藺相如在澠池會展雄才,施威烈可那般軒昂志。(李文蔚雜劇《張子房圯橋進履》第三折〔滾繡球〕)張良自述其志,說自己能氣高昂踴躍赴難,就像藺相如在澠池會那般。
上一篇:元曲典故《菱花鏡》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遼海愁云》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