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綈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七十九《范睢蔡澤列傳》記魏國大夫須賈使于齊,范睢從。齊襄王聞睢口辯,使人賜睢金十斤及牛酒等物。須賈以為范睢私通齊國,歸魏國后,告魏相(魏齊)。魏齊大怒,令人笞睢,睢佯死,魏齊置于廁中。睢求守者放他,因而得以出逃,改名張祿。后來,范睢至秦國,秦昭王拜為相,號為應(yīng)侯。須賈使于秦,范睢敝衣微行至須賈處,佯稱為人庸賃。須賈憐睢,留坐飲食,并贈一綈袍。須賈謁見秦相張祿,才知即是范睢,乃肉袒膝行謝罪。范睢列數(shù)須賈三罪,但又說:“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狈额≡谂R別宴會上羞辱須賈,并要他殺魏齊。須賈歸,告魏齊,魏齊懼,逃匿在趙國平原君處。又,元·高文秀雜劇《須賈大夫誶范叔》演此事。
【釋義】這原是須賈與范睢恩怨故事,但后人則將“綈袍戀戀”寫故人之情。
【例句】愁倦客嗚嗚洞簫,對西風(fēng)戀戀綈袍。(張可久小令〔雙調(diào)·折桂令〕《次韻秋懷》)此典寫朋友們的依戀之情。
上一篇:元曲典故《歷山躬耕》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李元貞松蔭夢》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