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巴噀酒》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葛洪《神仙傳》:“欒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后征為尚書郎。正旦大會,巴后到,有酒容。賜百官酒,又不飲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詔問巴,巴曰:‘臣鄉里以臣能治鬼護病,生為臣立廟。今旦有耆老,皆來臣廟中享,臣不能早飲之,是以有酒容。臣適見成都市上火,臣故漱酒為爾救之,非敢不敬。當請詔問,虛詔抵罪。’乃發驛書問成都。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須臾,有大雨三陣,從東北來,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氣。’”
【釋義】這是一則神仙故事,是說漢代人欒巴,正旦日朝廷大會上,他將皇帝賜的酒向西南方向噴去,救了千里之外成都市上的火災。后人常用作有關“火”的典故,或用作神仙典故。
【例句】情愿做歸湖范蠡,情愿做噀酒欒巴。(王子一雜劇《劉晨阮肇誤入桃源》第一折〔混江龍〕)劉晨唱詞,表明愿隱居修道的志向。
上一篇:元曲典故《柳骨顏筋》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洛浦神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