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憐子》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唐·元稹《遣悲懷》詩:“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又,《遼史》卷七十二《章肅皇帝傳》:“太后顧李胡曰:‘昔我與太祖愛汝異于諸子,諺云:偏憐之子不保業,難得之婦不主家。我非不欲立汝,汝自不能矣。’”
【釋義】偏憐子,父母特別寵愛的孩子。《遼史》記當時流行的民謠,可知為古代民間口頭語。
【例句】這個是你那佘太君偏憐子,我是你老爹爹楊令公。(朱凱雜劇《昊天塔孟良盜骨》第一折)楊六郎夢見父親楊令公和小弟弟楊七郎。這是令公對六郎說的話,“偏憐子”一般總是最小的孩子,所以指七郎為“偏憐子”。
上一篇:元曲典故《倪寬抱鋤》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冥鴻》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