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鞭》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后漢書》卷二十五《劉寬傳》:“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桓帝時,大將軍辟,五遷司徒長史。時京師地震,特見詢問。再遷,出為東海相。延熹八年,征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常以為‘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
【釋義】后漢劉寬治理州縣時,以溫寬為懷,對于有過失的人,用蒲草鞭處分,僅僅示辱,而不加傷害。此例比喻良吏。
【例句】蒲鞭枉昭公椽,三載民無怨。(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四出[謁金門])溫州太守唱詞,自贊治州寬厚清明。
上一篇:元曲典故《蒲梢騎》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蘋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