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又,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淮南取貴于食時,陳思見稱于七步,方斯蔑如也。”(見《昭明文選》)
【釋義】“陳思王”、“東阿王”即曹植。據《三國志》卷十九《陳思王植傳》:“陳思王植字子建,……三年,徙封東阿。”魏文帝曹丕逼曹植七步成詩事載于《世說新語》,正史不載;而任昉的文章中也提到“七步”一事,或實有此事。后人以“七步才”、“七步”,比喻人才思敏捷。
【例句】①文章故人天上來,相見同傾蓋。兩京花柳情,八景煙云態,偏宜品題七步才。(任昱〔雙調·清江引〕《曹明善北回》)此處盛贊曹明善文才,把他比作建安才子曹植。②可不空著你七步文才,只這等是一世衣食。(佚名雜劇《孟德耀舉案齊眉》第三折〔紫花兒序〕)孟光唱詞,七步文才是形容梁鴻的才學。梁鴻為漢代人,年代比曹植早,孟光自然不會知道“七步才”事,但元雜劇中用典,在年代上舛亂并不少見,尤其是佚名的作品中。③他訪四科,習五常典禮,通六藝,有七步才識。(鄭光祖雜劇《迷青瑣倩女離魂》第三折〔十二月〕)七步形容才高。此例〔十二月〕曲牌的唱詞為曲中“嵌字格”,從“一”嵌到“九”。④滿腹詩書七步才,綺羅衫袖拂香埃。(白樸雜劇《裴少俊墻頭馬上》第一折)裴尚書上場詩,自夸才學。⑤筆頭刷刷三千字,胸次盤盤七步章。(關漢卿雜劇《狀元堂陳母教子》第三折)陳良佐道白,自夸文章好。⑥憑著我七步才為及第策,五言詩作上天梯。(鄭廷玉雜劇《宋上皇御斷金鳳釵》第一折〔混江龍〕)趙鶚夸才,上天梯應指科考。
上一篇:元曲典故《七擒七縱》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七碗香茶》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