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犀》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書》卷六十七《溫嶠傳》:“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又見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七。
【釋義】古人以為水深必有怪,用寶物照之能顯現原形。因而這一故事在元散曲中用以描繪水深浪急的景象。
【例句】①蛟龍慮恐下燃犀,風起浪翻如屋。(王惲〔正宮·黑漆弩〕《游金山寺》)用溫嶠燃犀角典故,描繪金山下長江水深浪高的景象,給人以豐富的想象,頗有情致。②你莫不是燃犀溫嶠江心里走。(范康雜劇《陳季卿誤上竹葉舟》第三折〔隔尾〕)季卿招呼呂巖改扮的漁翁,要渡河,呂不理,反調侃說陳像溫嶠,要想在江心燃犀。
上一篇:元曲典故《清風明月兩閑人》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犬吠白云間》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