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靈帝時,京師賓婚嘉會,皆作魁櫑,酒酣之后,續以挽歌。魁櫑,喪家之樂;挽歌,執紼相偶和之者。天戒若曰,國家當急殄悴,諸貴樂皆死亡也。”(據王利器校注,中華書局本)又,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六:“挽歌者,喪家之樂;執紼者,相和之聲也。挽歌辭有《薤露》、《蒿里》二章,漢田橫門人作。橫自殺,門人傷之,悲歌。言人如薤上露,易晞滅。亦謂人死精魂歸于蒿里。故有二章。”又,唐·李匡義《資暇集》:“代云挽歌始自田橫門人,非也。《左傳》曰:‘魯哀公會吳伐齊,將戰,齊將公孫夏令歌《虞殯》。’杜注:‘虞殯,送葬歌也。’”又參見“薤露蒿里”條。
【釋義】挽歌即喪歌。
【例句】(鄭府尹做怒科)嗨,誰想元和孩兒在都下沒了錢,與人家送殞唱挽歌,兀的不辱沒殺老夫也。(石君寶雜劇《李亞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專為喪家唱挽歌是低賤的行業,鄭府尹因而氣憤不已。
上一篇:元曲典故《投轄》|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挽鹽車》|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