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困流言》|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強葆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國曰:‘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攝行政者,恐天下畔周,無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憂勞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終,成王少。將以成周,我所以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魯。……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作《大誥》。”
【釋義】周公雖然忠于周王朝,而且勤于政事,但卻遭到管、蔡等人的懷疑,并散布了流言,可見在政壇上,忠義之臣并不容易。
【例句】今日有周公難免流言講,有仲尼難免狐裘謗。(費唐臣雜劇《蘇子瞻風雪貶黃州》第一折[寄生草])蘇軾受誣被貶,很有感慨,故以周公被流言中傷做比喻。
上一篇:元曲典故《周八士》|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周公捉發吐哺》|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