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終古高云簇此城①,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②,山入潼關不解平③。
【題解】
此詩選自《譚嗣同全集》。清德宗光緒十五年(1889)春,譚嗣同從瀏陽動身,入秋到達他父親譚詢的任所蘭州。此詩即作于這次省父途經潼關時。
【簡析】
這首七絕從高城、秋風、黃河、群山四個方面展示了潼關的獨特景象,抒發了作者博大昂揚的情懷,豪情壯志溢于言表。詩歌形象鮮明,意境開闊,言辭激越,筆力遒勁,是歌詠潼關的名篇之一。
[注釋]
①終古 從古及今。簇 (cù)聚集,圍繞。
②大野:廣漠的平原。束: 束縛,拘束,受限制。
③解: 理解,懂得。
上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