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籌筆驛①》唐詩賞析,《籌筆驛》原文與注釋
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②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③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④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⑤
【注釋】 ①籌筆驛:即朝天驛,在今四川省廣元市北,相傳三國時蜀漢諸葛亮出兵伐魏,曾駐此籌劃軍事。②簡書:指諸葛亮的軍令文書。儲胥:軍中的藩籬。③上將:指諸葛亮。降王:指后主劉禪。傳車:驛傳之車。劉禪投降后,長途乘坐驛車,被送往洛陽。④管樂:管仲和樂毅。管仲曾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樂毅曾為燕昭王攻破強大的齊國。諸葛亮常自比管、樂。不忝:不愧。關張:關羽和張飛。⑤錦里:即錦城,成都的別稱。祠廟:即成都城南的諸葛武侯祠。梁父吟:詩篇名。諸葛亮躬耕南陽時,好吟《梁父吟》 以抒其志。
【鑒賞】 大中九年 (855),李商隱罷梓州幕,隨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回長安,途徑籌筆驛,寫下這首詩。本詩是憑吊諸葛亮的懷古之作,贊揚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嘆息其功敗垂成。
首聯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 以象征性的擬人化手法寫籌筆驛的氣勢以及諸葛亮的余威: 野嶺矯健的猿猴、山巔高翔的飛鳥猶在畏懼諸葛亮的嚴肅的軍令文書,長空的風云還常常護衛著諸葛亮的軍營。今天,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籌筆驛荒涼而寧靜,詩人即景生情,以猿鳥、風云的狀態馳騁想象,表現諸葛亮余威尚存,映襯了蜀軍當年的聲勢浩然。
頷聯“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寫諸葛亮縱使殫精竭慮,仍無法挽回蜀漢敗亡的悲劇命運: 白白地叫諸葛亮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最終還是見到投降的劉禪被塞進傳車送往洛陽。詩人以惋惜的筆調慨嘆諸葛亮的宏圖大略沒有實現。
蜀國的滅亡并不能掩去諸葛亮才華蓋世的光芒: 諸葛亮確實不愧有管仲、樂毅的才干,但得力大將關羽、張飛未盡天年,諸葛亮獨木難撐,又能如何呢?頸聯寫諸葛亮有管仲之才卻無法成就霸業,終致抱恨而逝,個人的才干終究無力扭轉歷史的必然,這正是諸葛亮的悲劇之所在,詩人對諸葛亮功敗垂成原因的看法包含了深深的同情和遺憾。
尾聯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 點明主旨: 往年在成都時也曾到過武侯祠,壯懷激烈的 《梁父吟》 成壯志未酬的遺恨,而且 “恨有余”。兩處古跡,一樣情懷,全詩圍繞諸葛亮 “出師未捷身先死” 的遺恨展開,抒發了“長使英雄淚滿襟” 的感慨。
本詩在寫景、敘事中滲透著強烈的主觀情感,對諸葛亮的詠嘆也糅合進個人的現實感受。表達上,敘述、抒情、議論融為有機的整體,虛實相間,善于變化。
上一篇:《韋莊·章臺夜思》唐詩賞析,《章臺夜思》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維·終南別業》唐詩賞析,《終南別業》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