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友仁
霄壤千千萬萬山①,東南勝地熟躋攀②。
古人作語詠不得,我寓無聲縑楮間③。
【注釋】
①霄壤:天與地。②躋攀:登攀。③無聲:指畫。縑楮:此處指作畫用的絹和紙。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四五。
米友仁的這首詩下有自注,指明這首詩中所題畫是繪于平江(今屬江蘇蘇州)的大姚村,和他的那首《自題〈大姚村〉》一樣。看來專貌江南山水的米友仁在大姚村畫興大發,畫了不少關于大姚村附近山光水色的畫卷。確實“霄壤千千萬萬山,東南勝地熟躋攀”,天地之間的山山水水何止成千上萬,但“東南勝地”,也即是江南的一山一水卻最能激發畫家的創作熱情。米友仁特別鐘愛江南的湖光山色,許多地方他都曾登臨、游覽過,因而特別熟悉,正是在師法自然的過程中,米友仁才能自創一家,形成自己的創作特色。詩的后半首體現了詩畫相通的理論。歷來文人吟詠江南山水的很多,他們以語言表達自己對一山一水的情感,而我卻是用畫來表達,載體雖不一樣,但要表達的情感卻是一樣的,因為詩即是“有聲畫”,畫即是“無聲詩”,它們可以互為轉化,互為融合。
上一篇:《自題大姚村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自題山水》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