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
贊善賢相后①,家藏名畫多。
留心于繪素②,得意在煙波。
屬興同吟詠③,成功更琢磨。
愛予風雪句,幽絕寫漁蓑④。
【注釋】
①贊善:贊善大夫的省稱。賢相:段文昌,曾任穆宗、文宗二朝宰相。②繪素:圖畫,語出《論語·八佾》:“繪事后素”。③屬興:即興感發。④“愛予”二句:鄭谷《雪中偶題》有“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評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六七五。
鄭谷(851?—?),唐代詩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唐僖宗光啟三年(887)進士及第,歷仕鄠縣尉、右拾遺、右補闕、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其詩清婉明白,不俚不野,稱名于晚唐,因《鷓鴣詩》警絕,時稱“鄭鷓鴣”。有《云臺集》。
這首詩,是為答謝畫家段安節采用《雪中偶題》詩意作畫而題詠的。段贊善,當是段文昌之孫、段成式之子段安節。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評此畫“曲盡蕭灑之思”,極是;郭氏以為段贊善即為段去惑,無據,疑非是。
詩的首聯贊段安節的家世,交代了畫家成長的獨特條件,他生長在文化素養極高的家庭里,自幼深受薰陶,因而愛好繪事。這一聯為全篇詩意作鋪墊。中間二聯,贊段安節的畫藝,“屬興同吟詠”句,鄭谷提出了一個“詩畫本一律”的藝術規律問題。畫家觸景生情,感發興會,構思立意,常與詩人相同,所以詩畫藝術可以融通。段安節用鄭谷詩意繪成圖畫,便是實例。后來,蘇軾也發表了相同的觀點:“古來畫師非俗士,妙想實與詩同出”(《次韻吳傳正枯木歌》),但要比鄭谷遲一百多年。尾聯呼應第五句句意,拍合題面,稱贊段安節用自己的詩意畫成漁蓑圖。由鄭谷詩到段安節的畫,再由段畫到鄭谷詩,這種詩境、畫境、詩境的再度轉化,可以深切地參悟詩畫藝術相互融通的藝術規律。
上一篇:《為陳介然題持約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予過吳中得畫一幅孤峰拔起有類雁蕩仙都者因題贈宋居仁》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