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
宜著山巖謝幼輿①,鷗波落月夜窗虛②。
虎頭癡絕無人識③,把筆臨池每自娛。
【注釋】
①著:放置于。②鷗波:即趙孟頫,他家有“鷗波亭”,故人們稱他為“鷗波”。③虎頭: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小名。或謂虎頭將軍,非是。癡絕:《世說新語·文學(xué)》引宋明帝《文章志》:“桓溫云:‘顧長康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平平耳。’世云有三絕:畫絕、才絕、癡絕。”
【評說】
本詩選自郁逢慶《郁氏書畫題跋記》卷六。
郁氏著錄此圖題名為《趙集賢謝幼輿丘壑圖》,誤。趙孟頫之子趙雍,官至集賢待制,人稱“趙集賢”,趙雍并沒有畫《幼輿丘壑圖》。此圖實(shí)為趙孟頫畫,趙雍題云:“右先承旨早年所作《幼輿丘壑圖》”(《郁氏書畫題跋記》卷六),明言此圖為趙孟頫作,王琦、倪瓚的詩文亦以為此圖乃松雪所作。今據(jù)此改本詩題為《題趙孟頫謝幼輿丘壑圖》。
謝幼輿,東晉謝鯤之字,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為謝鯤寫像,將他置于巖石間,人問其故,答曰:“謝云:‘一丘一壑,自謂過之。’此子宜置丘壑中。”(《世說新語·巧藝》)事隔數(shù)百年后,趙孟頫重作此畫,“今松雪翁后數(shù)百載,心領(lǐng)神會,作為此圖,最是位置有方,筆意奇妙。”(元人王琦評語)即使顧愷之復(fù)生,也要為趙松雪這幅畫贊嘆不已的。倪瓚這首題畫詩,用“虎頭癡絕無人識”句一逗,引入詩人倪瓚對趙孟頫的贊譽(yù),贊揚(yáng)他識得顧愷之的“癡絕”,能深刻理解前代畫家顧愷之的藝術(shù)匠心。詩中也提出了一個美學(xué)問題,即畫家作畫自娛的問題。畫家趙鷗波在月夜窗前的清虛境界里,把自己的胸襟、審美情趣,打人到被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形象中去,以此自我取娛,自我陶醉,“畫”即是我,我即是“畫”,畫、我融為一體,表現(xiàn)畫家自身酷愛山水美的性格特征和審美特征。題畫詩人倪瓚當(dāng)然非常懂得顧愷之將謝鯤畫在丘壑中這種藝術(shù)處理的妙處,也非常理解趙孟頫重作《幼輿丘壑圖》的畫心,真正識得趙松雪把筆臨池時(shí)的愉悅心情,因而將種種心靈感悟和藝術(shù)體識,寫入絕句詩中,使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蟠屈在小詩里,更耐人回味,耐人咀嚼,發(fā)人深思。
上一篇:《題趙子昂春游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趙承旨畫羊》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