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
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聲入座寒。
想得此時窗戶暖,果園撲栗紫團團。
《梧竹秀石圖》是倪瓚水墨竹石畫中獨具一格的作品。一般來說,倪瓚以用筆疏淡簡凈著稱,可這幅作品, 卻構圖繁密,墨沈淋漓,甚至連書法也采用歐陽詢體,完全是一種變格。
圖的下部,運用潑墨手法,畫一塊瘦長的湖石挺立于平坡上,約占立軸的一半高。隨著潑墨的濃淡,顯出湖石的高低不平和陰陽向背。湖石左側,畫一株梧桐,桐干瘦細修長,約是湖石的雙倍高。葉用濕筆大混點和梧桐點。湖石的前后左右,畫數竿翠竹,高者幾乎與梧桐相等,矮者只有雜草那么高,竹葉亦用濃墨,呈個字形下垂。整個畫幅,生氣灌注, 蒼潤多姿。
據畫家自跋,這幅畫是倪瓚托詩人張雨帶給常熟的朋友的。畫家設想朋友的住宅座落在溪南,住宅周圍有梧桐修竹,顯示了主人的高雅脫俗。還設想此時有汩汩的溪水聲傳入屋中,雖然時已五月,天氣逐漸燠熱,但一聽到溪聲,頓時使人產生寒涼之感。這是活用孟浩然“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詩意。
題畫詩的三、四兩句,又將畫的意境進一步拓寬拓深。畫家想象,五月江南,窗戶漸暖,紫團團的板栗,已經成熟,果園中一定在忙碌地撲打了。板栗是江南名產,畫家通過對板栗的向往,抒寫了對江南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這種表現手法很獨到,此其一。圖中僅畫梧竹秀石,將板栗藏于畫外,通過題畫詩的提示,讓人想象而得之,此其二。這種詩書畫互相補充的藝術技巧,到了倪瓚手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在這幅畫上,張雨也題詩道:
青桐陰下一株石,回棹來看雪未消。
展圖仿佛云林影,肯向燈前玩楚腰?
張雨題畫詩的立意又迥然不同于畫家自題的。我國古代繪畫理論向來強調畫家的人品決定畫品,張雨便從這一角度出發,認為畫中青桐影下湖石的形象,正體現了倪云林高雅脫俗的人格,他不畫美女而畫梧竹秀石,正是他高超人格的具體表現。張雨的這首題畫詩,可以幫助我們從另一角度鑒賞這幅名畫。
上一篇:《題梧桐秋色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洗硯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