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
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松間掛一壺。
草圣欲成狂便發(fā)①,真堪畫入醉僧圖②。
【注釋】
①草圣:草書藝術(shù)臻至極境的書法家,如漢張芝、唐張旭都有這個美稱。亦可指造詣精深的草書,如懷素《自敘帖》:“精心草圣,積有歲時。” ②《醉僧圖》:梁代畫家張僧繇畫,唐裴孝源《貞觀公私畫史》、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都有記載。
【評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八○八。
懷素(725—785),唐代書法家,俗姓范,字藏真,長沙(今屬湖南)人。幼年入佛門,誦經(jīng)之余,研習(xí)書法,勤學(xué)苦練,禿筆成冢。懷素善草書,嗜酒,自稱“酒狂”,醉后感發(fā)興會,揮毫字字圓轉(zhuǎn)飛動。同時詩人蘇渙、戴叔倫、張謂、盧象等人,都有詩稱贊他的草書藝術(shù)。陶宗儀《書史會要》卷五說:“張長史為顛,懷素為狂,以狂繼顛,孰為不可。”其真跡有《自敘帖》、《苦筍帖》、《千字文》傳世。
張僧繇(生卒年不詳),南朝梁代畫家,吳興(今淅江湖州)人,一說吳中(今江蘇蘇州)人。天監(jiān)中,仕武陵王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仕右軍將軍、吳興太守。他善畫人物、佛像,梁武帝崇信佛教,廣飾佛寺,常命僧繇作畫。武帝思念諸子,命僧繇乘傳寫貌,見畫如見面。他的人物造型肌肉豐腴,人稱“像人之妙,張得其肉”。(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這首題畫詩,清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錄作唐僧法照,缺乏根據(jù)。《宣和書譜》卷一九“懷素”名下,記載御府收藏懷素草書一百零一幅,中有《醉僧圖詩》。陸游《畫醉僧》有“不須解作藏真草”句,可知懷素用草書書寫這首題畫詩,陸游曾見到過。《全唐詩》也將此詩收錄于懷素名下,今從之。
這首題畫詩,寫得非常幽默風(fēng)趣,它沒有品評張僧繇的畫藝,也沒有闡發(fā)畫理,具體描繪畫面上的醉僧形象,只有“終日松間掛一壺”一句。為什么“人人送酒”而懷素不沽飲呢?原來他自己有酒,終日掛著一壺酒,自酌自飲。懷素觀畫入神,不禁由“醉僧”聯(lián)想到自己,又由酒醉聯(lián)想到草書藝術(shù)。懷素素有“得酒發(fā)興”的切身體驗,酒酣發(fā)狂,寫字如有神助,因而他寫出“草圣欲成狂便發(fā)”的詩句來,表現(xiàn)出詩人對自己的構(gòu)思特征的自我認識以及對自己書法藝術(shù)的自我評價。從這些詩歌意象考察,此詩作者必以懷素為得當,不可能是唐僧法照。詩的結(jié)句,拍合第三句,暗中點出詩人“醉”“僧”身分。這首題畫詩以《醉僧圖》中的“醉僧”為拓展詩思的由頭,詩的第三句,突然轉(zhuǎn)捩,從畫面形象轉(zhuǎn)到自我形象的描繪上,懷素變成畫上的“醉僧”,“題畫”與“自題”急速轉(zhuǎn)換,融二為一,成為我國歷代題畫詩中饒有風(fēng)趣、別開生面的一首好詩。
上一篇:《題小景》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張叔厚畫琵琶仕女》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