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
自入長門著淡妝①,秋衣猶染舊宮黃②。
到頭不信君恩薄,猶是傾心向太陽。
【注釋】
①長門:長門宮。西漢時,陳皇后失寵于武帝,別在長門宮,使人奉金百斤,令司馬相如為《長門賦》,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事見司馬相如《長門賦序》。②宮黃:古代婦女額頭上涂飾的黃色。周邦彥《瑞龍吟》:“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評說】
本詩選自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李鱓《秋葵圖》題詩。
這幅圖筆墨酣暢利落,設色典雅。秋葵神態舒展,花葉俯仰多姿。看似草草而就,實則妙趣橫溢,意蘊深厚。足見畫家精湛的藝術功力。秋葵,“朝夕傾陽,此葵是也。”(《廣群芳譜》卷四七)在文人筆下,這一自然屬性就被賦予了象征意義。《廣群芳譜》錄梁棟《黃葵》詩云“傾日不忘君”,“忠孝出本真……九夏不趨炎,三月不爭春。高秋風露冷,孤標出清塵。背時還獨立,攬芳淚沾巾。”畫中一枝秋葵孤標獨立,其清高忠君已見。而詩作再借長門一典,將畫中的秋葵比擬作漢武帝的陳皇后,藉以抒寫自己雖被排擠,但仍然思念著重返宮廷的心情。
自從打入長門冷宮之后,無意妝扮,只是略施粉黛淡妝,秋衣侵染著宮黃色,真是度日如年,身處此境的陳皇后就是到頭白也不信君恩薄如紙,會不念舊情,所以始終是傾心向君王。而在作者的眼里,秋葵就是他自己,而太陽就是新登基的雍正帝。戀念仕途而未獲知遇之恩,是李鱓一生思想中難以解脫的矛盾,但對君王的忠心與乞盼卻如秋葵向陽一樣,始終如一。本詩脫胎于明王谷祥《題向日葵扇》,每句略換數字。
上一篇:《題秋茄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秋葵雞石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