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補之寫生梅,至簡亦半樹。
此幅獨不然,豈畫橫斜句①?
【注釋】
①橫斜句:宋代林逋《山園小梅》有“疏影橫斜水清淺”句。
【評說】
本詩選自陸游《劍南詩稿》卷四五。
揚補之(1097—1169),宋代畫家,字無咎,號逃禪老人,南昌(今屬江西)人,為人有高節,文詞字畫皆清雅遒麗,特擅畫梅。夏文彥《圖繪寶鑒》云:“(補之)梅竹、松石、水仙,筆法清淡閑野,為世一絕。”
這首五絕題畫詩,自然淺切,一氣呵成而頗有趣味。關于揚補之墨梅,后人評論大都稱其“清絕”、“筆意清勁”、“秀潤”等,較為籠統概括。從陸游及其他人的題畫詩中,可看出揚補之墨梅的另外一些特色。詩中“補之寫生梅,至簡亦半樹”兩句稱揚補之畫梅如同寫生,逼真生動,且喜用繁筆作梅,想見其畫定是淺籠深染,全開半函,高低交枝,千姿百態。宋絅有《如夢令》一詞題其墨梅,詞中有“棹進任舟移,行盡粉香千樹佳趣”句;凌云翰《墨梅》一詩中也稱揚補之畫梅“繁花亂插當晴昊,勝似黃昏月上時”。可見揚補之喜畫繁花雜枝。但并非所有的畫都是如此,詩人即謂“此幅獨不然”,畫上只有橫枝數條,疏淡簡要,一反畫家”至簡亦半樹”的畫風,難道是以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一句來人畫嗎?詩畫本一律,以前人詩句入畫,十分常見,不足為怪。姚燧《揚補之<墨梅>》中有“枯折殘枝三數花,似臨清淺照橫斜”句,似題同一幅畫。樓鑰《題徐圣可知縣所藏揚補之二畫》中亦有“君看竹外一枝好,真有江南萬斛愁”句。后于揚補之的南宋畫家梁楷善用簡潔筆墨、寫意手法畫人物,一般認為“減筆”這一技法由其而起。但揚補之畫“疏影橫斜”、“三數花”及“竹外一枝”之墨梅,用筆亦疏朗簡潔,可以認為已開始自覺注意運用有限之筆墨寫無限之空間,以少少許勝多多許這一技法。從此詩可以看出,揚補之既擅長畫千樹佳趣、筆繁多姿之梅花,亦擅長畫一枝數花、筆簡意賅之墨梅。這首題畫詩為我們保存了十分珍貴的畫史材料。
上一篇:《題扇頭米山》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施璘畫竹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