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
秋水湖天一色,釣船點破滄浪。
落月鉤在漁手,至今冷笑聲長。
【評說】
本詩選自寒松閣主藏石濤《山水釣客圖》題詩。
秋天,湖水上漲,漫出湖堤,近處的幾株疏柳,早已為洪水淹沒了一半,飄瑟的蘆葦,僅見水面之上的尖梢,凌風而抖動。遠處的一抹山脈,蒙上濃重的水氣,十分模糊,乍看,猶如水天相接,遠山只有些許的淡痕罷了。天色逐漸晦暗,茫茫的湖面上,本是平靜如鏡,兩艘漁舟劃過,點破滄浪的平靜,泛出一層層漣漪,向外擴散。船上釣叟,手握漁竿,互視對語,忽而一陣長長的冷笑劃破月空,打破了湖面的凄清冷寂,在湖山間回響震蕩。
畫中的釣叟真在為生計而垂釣嗎?像這樣洪水泛濫的傍晚時分,更兼之手握垂竿不入水,冷笑長聲,根本非漁民所為,可見他們是江湖逸士,別有心事。長長的冷笑,發泄出對世俗的極端不滿和厭倦,這正是石濤的自我寫照。他早就為山水清音所動,一直希冀歸隱耕釣,在《題畫山水》中他就說道:“山水有清音,得者寸心是。寒泉漱石根,泠泠豁心耳。何日我攜家,耕釣深云里。念之心彌悲,春風吹月起。”
石濤這首題畫詩不僅極為簡練地勾勒出畫面陡峭冷峻的意境,更點化出一個令人低回不已的詩境,為畫境作了一個極好的注解。石濤曾云:“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在這幅畫中,作者無不將自己心中悲涼凄愴的生命情調與浩渺的自然景致交融,情入于景,景中見情,使人看去,不知是情是景。因為二者早已水乳交融,對此,作者也不禁感慨萬千,題寫此詩以抒發感慨。
上一篇:《題山水軸》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山水釣客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