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悠悠白云里,獨住青山客。
林下書焚香,桂花同寂寂。
董其昌(1555—1636),明著名書畫家、鑒賞家、書畫理論家。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謚文敏。才華俊逸,善于鑒別書畫。喜禪學、老莊,亦受儒學影響較深。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米芾、米友仁、黃公望、倪瓚,不重寫實,追求筆墨情趣,風格古雅秀潤,天機溢發。為“華亭畫派”之杰出代表。論畫標榜“士氣”,喜用禪理喻畫理,倡山水畫南北宗論,推崇南宗為文人畫正宗,崇南貶北;又強調作畫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的畫論影響了畫壇三百多年。書法出入晉,唐,自稱于率意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自成一派。跟邢侗、朱萬鐘、張瑞圖并稱“明末四大書家”,對明末清初影響甚大。董其昌亦能詩文,著有《容臺集》、 《容臺別集》、 《畫禪室隨筆》、《畫旨》、 《畫眼》等。傳世畫作有《奇峰白云圖》、《夏木垂陰圖》、 《升山圖》、 《云山小隱圖》、 《煙江疊嶂圖》、《流云煙樹圖》、 《歸盤谷序圖》、 《關山雪霽圖》、《嵐容川色圖》、 《高逸圖》、 《秋興八景圖》、 《晝錦堂圖》等。
這首題畫詩描述了畫境,突出了“青山客”的隱居生活。詩意是說,在白云悠悠飄蕩的青山腳下,獨住著一位隱士,他在樹林下的茅屋中焚香讀書,桂樹悄悄地開花、飄香,花瓣灑落在他的衣襟上,他同桂花一樣孤寂、幽靜。前兩句用白居易“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九年十一月十一日感事作》)詩意。后兩句運用漢代揚雄閉門讀書、著書的故事。唐李嶠《宅》詩:“誰憐草玄處,獨對一床書。”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由此可見,此畫所寫環境已清幽至極。
此圖為立軸,上部有三分之一是空白,為高遠遼闊的天空,同時供題字之用。中部一峰突兀直立,高聳入云,陡峭峻偉。山腰白云繚繞,左右隱約各有遠山一座。云下群樹參差成行,樹叢間隱現茅屋數間,點明有人居祝右下坡石累累,左下一泓溪水,幽靜無波。整幅畫表現了江南的秀潤風光。而題畫詩表出畫中有人,對突出隱逸的主題起到了很大作用。
上一篇:《題奇峰白云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宋宣和池塘秋晚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