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允治
張駝提盒去探親,李駝遇見問緣因①。
趙駝拍手呵呵笑,世上原來無直人。
【注釋】
①緣因,原因。
【評說】
本詩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士達墨跡《三駝圖》上錢允治題詩。
錢允治(1541—?),明代文學家,初名府,后以字行,更字功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畫家錢榖之子。貧而好學,年八十余。死后無子,遺書皆散失,著有《少室先生集》。
李士達,明代畫家,號仰槐,一作仰懷,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萬歷二年(1574)進士,后隱居新郭。畫人物、山水,氣韻天然,名于世。論畫以“蒼、逸、奇、遠、韻”為“五美”,以“嫩、板、刻、生、癡”為“五惡”。從中可見其美學趣味。
這幅《三駝圖》便體現出“奇”趣,充滿了幽默感。畫中三個行走著的駝背老人,前面一個提盒拄杖,回首顧盼;中間一個拱手向前,似乎在招呼問候;最后一個緊緊趕來,拍手大笑。三人的形體動作,十分奇異,笑態可掬,情調詼諧,光看畫面,確實難以理解其中含義。錢允治的題詩,前三句純用白描手法,賦敘畫面形象,而最后一句以宛轉而辛辣的筆法,總綰全詩,生動地表達出“世無直人”的主題,詩畫結合,對世態人情作了辛辣大膽的諷刺和嘲笑,諷刺性極強,是作品構思和思想內容極好的注釋。其后,當時的書畫家陸士仁、文謙光又各和詩一首,題于畫幅,使畫作的主題得以強化:
可憐同病轉相親,一笑風前薄世因。莫道此翁無傲骨,素心清澈勝他人。(陸士仁題)形模相肖更相親,會聚三駝似有因。卻羨淵明思歸早,世途只見折腰人。(文謙光題)
上一篇:《題三香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人物軸》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