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鶚
十年猶不字①,抱膝且孤吟②。
詩為問奇瘦,酒逢談俠深。
迢迢白云屋③,落落閬風(fēng)襟④。
只有山村叟,時來聽素琴⑤。
【注釋】
①字:舊稱女子許嫁、生育謂“字”。②抱膝:手抱膝而坐,若有所思貌。③迢迢:高遠(yuǎn)貌。白云屋:隱居山林之處。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何時一茅屋,送老白云邊。” ④落落:光明磊落。閬風(fēng):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境。《離騷》:“朝吾將濟(jì)于白水兮,登閬風(fēng)而紲馬。”⑤素琴:沒有雕飾的琴。李白《幽澗泉》:“拂彼白石,彈吾素琴。”
【評說】
本詩選自尚達(dá)翔《高鶚詩詞箋注》(中州書畫社1983年版)。
林遠(yuǎn)村,生平不詳。詩人于題贈中刻畫出一個酷愛詩畫和撫琴的山間隱士。全詩開頭,便點明畫中人物的身份。《易·乾傳》云:“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作者在這兒反用其意,以示畫中人遁居十年,猶且不仕。首聯(lián)中一句“抱膝且孤吟”,狀其隱居生活。抱膝孤吟,在前賢高士中乃常有之事,諸葛孔明在出仕之前,不也“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劉琨更發(fā)為歌詩:“慷慨窮林中,抱膝獨摧藏。”(《扶風(fēng)歌》)頷聯(lián)便緊承其意,對隱者生活作具體的敘寫。古代隱逸高士以“詩酒風(fēng)流”為尚,所以詩中選取詩、酒二端,極具典型性。吟詩舒嘯,往往為探求新奇警策之句,不惜嘔心苦讀,以致體弱身瘦,正如李太白所謂:“借問別來太瘦生? 只為從來作詩苦。”(《戲贈杜甫》)酒逢知己千杯少,千言萬語道不盡,縱橫馳騁,談俠論氣,表現(xiàn)了畫中逸人清癯豪放的性格。于是詩作的頸聯(lián)就轉(zhuǎn)入到對人物作深層的性格剖析。他種種超凡絕世的舉止,一則是源于山中白云的熏陶,更來自于寬廣清明的神仙般的襟懷和豪放的性格。正是有了這一深層的、堅不可摧的信念,因而,即便知音難覓,偶有一二山野村叟來聽我彈奏素琴,依然是心平如靜,對貧困孤獨也毫無懼色。
綜觀全詩,作者觀畫聯(lián)想,由表入里,逐層深入,不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畫面,而且也刻畫出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起承轉(zhuǎn)合,一氣呵成,有如滔滔江水,東流而下。
上一篇:《題林居高士圖(選六)》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枯木孤鳥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