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樓臺亂后刪。
花草吳宮皆不問①,獨余殘沈寫鐘山②。
【注釋】
①花草吳宮: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②殘沈:殘余的墨汁。鐘山:即南京紫金山。
【評說】
本詩選自鄭旼手抄漸江《偈外詩》。
入清后的弘仁,隱居山林,畫筆更多的是描繪眼前的幽山清水,不問世事。作為遺民,國恨家仇難消,難免思戀前朝,偶而興來作畫,筆墨卻不慎落入人間,表現現實世界。但這并不意味著畫家精神上的墮落與淪喪,他與一班企慕榮華而變節者不同,尤其是面對滿清的奢華糜麗,非但不為所動,而且極為鄙棄,這一切在他的畫作中是被刪盡的,絕對見不到一絲痕跡。那么,作者所謂“筆墨落人間”,關注現實到底是指什么呢? 畫家在詩的后半首中作出了正面的回答,即飽蘸艱辛的血淚,極為沉痛地表達對朱明政權的懷念。金陵秦淮乃前朝故都,歷史遺蹤頗多,任何一片殘山剩水都足以引發哀吊思古之情。遙想三國時代,吳宮之秀壓江山,而最終消沉花草,為其所埋,竟成幽徑;而晉代之史傳人物,而今皆寂寞衣冠,冢塋早成古丘。千年江左之興,皆付與詩人憑闌一嘆,這在李太白詩中都得到集中體現。而今,畫家對此皆不聞不問,獨用殘余的墨汁揮寫鐘山,就足以令人泣下。鐘山,明太祖孝陵所在,面對先祖,直抒亡國之痛,真是催人淚下。惟有歷經國破家亡的遺民,才會有此心態和舉動,這一切都被畫家熔鑄到自己的畫作、詩作之中,后人讀畫不可不察。
上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