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鶚
曇●村中我舊過,嗔船無力困滄波①。
近來頗厭書生幻②,不愛籠鵝愛浴鵝③。
【注釋】
①嗔(chen):怒。②書生幻:文士生涯,變幻不定,坎坷多難。③籠鵝: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愛鵝,山陰道士為之曰:“為寫《道德經》,當舉群鵝相贈。”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事見《晉書·王羲之傳》。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樊榭山房集》續集卷八。
厲鶚(1692—1752),清代詩人,學者,字太鴻,號樊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時舉人。屢試不中,后雖薦博學鴻詞科,又未成,遂漫游授徒。諳熟宋元以來史實掌故,撰有《宋詩紀事》、《遼史拾遺》等。詩詞標榜宋人,詞更有名,琢句煉字,善寫山水難狀之景。愛用冷字僻典,往往纖屑拗曲,缺乏生氣。有《樊榭山房集》。
華秋岳,即清代著名畫家華喦(字秋岳)。華喦一生中有大部分時間在杭州鬻畫為生,與厲鶚同時,相交識,過從甚密。厲氏有詞《高陽臺·題華秋岳橫琴小像》就曾云:“幾時與子蘇堤去,采蘋花、小艇沖煙?!薄对※Z圖》出自名家之手,想必一定很精彩,然而這首題畫詩對此終未涉及,而是從中生發聯想,對自己坎坷的生活深感懊喪,十分欽羨神態自得的浴鵝。按一般常理,題畫起句應綰合畫面,作一介紹,而作者一上來就抒寫個人的身世。前兩句,一寫過去,一寫現在,自己就像一條船,再也無力劃行前進。對此,不覺嗔怒于船,而事實上并非小舟不愿前行,奈何滄波阻道,欲上不能。回首自己的文士生涯,誤入塵世,一去數十載,變幻不定,坎坷多艱,猶如巨大的樊籠,束縛著人的思想、言行,因而萌生了厭棄之念。結句總括全詩,點明棄世之念的由來,才真正與畫意綰合。眼見華秋岳畫中浴鵝神態自若,白毛浮水,撥掌清波,詩人心中頓生強烈的欽羨之意,這其實就是陶淵明詩中所謂的“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歸園田居》)
上一篇:《題高房山畫》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橫塘詩意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