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賢
靜壁春泉一道飛,白龍藏影見斜暉。
誰家草閣遷無際,半醉支窗向翠微①。
【注釋】
①翠微:青蔥的山色。
【評說】
本詩選自龔賢《春泉圖軸題詩》(《藝苑掇英》一九七八年第三期)。
龔賢(1599—1689),清代畫家,字豈賢,號半千、半畝、柴文、半山野賢、東海隱士等,昆山(今屬江蘇)人,后寓居金陵(今江蘇南京)清涼山。性孤僻,與人落落難合。工詩文、行草。自謂所作山水畫,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其山水畫從董源筑基,一變古法,用墨濃厚,自開生面。與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并稱為“金陵八家”。著有《畫訣》、《香草堂集》。
春山秀潤,傍晚時分,格外的幽靜,只聽見瀑流飛喧,循聲而望,嫩綠的山壁,一條白色的飛龍在奔騰。日已西斜,夕陽的余暉映射在飛流上,白色的水流頓時改變了它的本色,在山崖崚嶒突兀處,濺起水花,鮮明奪目,不但瀑布籠著一層紅霞,就是山間也升騰著紅色的煙霧。這兒的水并非與眾不同,不信,請看山腳水潭中被急流沖起的白沫,此處獨特的景觀應當歸功于天邊的斜暉。此情此景,并非人人能見到,若非草閣遷入無際的山林,斷無機緣;若非潛心靜志,半醉支窗,即便有此良辰美景,斷不能體察入微。畫家觀照自然的獨特感受并沒有在畫中得以體現,而是通過這首題畫詩,準確傳神地表達了出來,耐人回味。
上一篇:《題春江送別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楓江群雁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