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溪云過雨添山翠,花片粘沙作水香。
有客停橈釣春渚①,滿船清露濕衣裳。
【注釋】
①停橈(rao):停船。
【評說】
本詩選自上海博物館藏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冊》題詩、潘正煒《聽帆樓書畫記》卷二。
《明史》本傳說董其昌“性和易,通禪理,蕭閑吐納”。所以他的畫清新淡遠,介于柔靜、秀雅之間,這便是他力主的“南宗畫”的風貌,他的詩也自然而然地具備了清麗風韻,表現出一種自在超然的心情。
青山綠水,斜風細雨,落英繽紛,迷蒙煙氣,這種飄逸蕭灑的境界,不僅存在于畫面,更通過靜穆清麗的詩句留在人們的腦海深處。首句“溪云過雨添山翠”,就讓人賞心悅目,青山傍綠水,綠水映青山。溪云過處,山水經過春雨的洗禮,山更青,水更綠,一個“添”字,便傳神地表達出來,大有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手法。花瓣上沾滿雨水,沉甸甸地壓彎花枝,俯視溪流河灘,花香隱隱約約飄忽于水霧之中,沁人心脾。此幀畫冊之題雖是秋景,而詩境卻猶似春天,把人引入“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意境之中。景美情更美,身處這明山凈水中,人的心情自然是舒潤自在。畫面上寧靜、安謐的隱士,停下小船,任憑水流的飄蕩,悠閑地享受剛才的雨水,飽覽滿山的蒼翠,在舟中寂寞地感受著獨釣的閑情。也許他找到了一直追尋的閑適與輕松,以至忘卻了周圍的一切,沾衣欲濕的迷霧濕氣將衣掌打濕也無所謂。大有張志和詞中“斜風細雨何須歸”(《漁歌子》)的氣韻。
儒道禪的基本思想和審美情趣——靜柔、平和、沖淡,是董其昌詩畫所宗。這首題畫詩隨手拈來,體現了這一種清疏雋朗的風格,尤其是最后一句:“滿船清露濕衣裳”,畫家內心深處物我交融,超脫塵世的欣喜,更是溢于言表,表露無遺。
上一篇:《破窗風雨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秋山訪友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