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
我被微官困煞人,到君園館長精神。
請看一片蕭蕭竹,畫里階前總絕塵。
【評說】
本詩選自郭榆壽《榆園雜錄》卷一,又見卞孝萱編《鄭板橋全集·板橋集外詩文·題畫》。
郭質亭,是板橋在濰縣的友人。板橋在贈畫題詩中自言心志,表明身處官宦,仍不忘保持志節。他是這么講的,最終以實際行動兌現了他的愿望。
乾隆十七年(1752)底,山東大旱,此時年屆六十的鄭板橋上書請求賑濟災荒,結果得罪了上司。再則由于他本人以清廉自守,為官數年,“囊橐蕭蕭兩袖寒”,不想再被微官困煞,于是便毅然棄官歸里,以示反抗。他在題畫詩曾直言不諱地講“烏紗擲去不為官”(《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這些都是本詩首句的最好注解。久在樊籠里,一朝得解脫,雖說“宦海歸來兩鬢星”,但氣節猶且“未凋零”,直節凌云從未改,“依舊江南一片青”。(《竹石軸》)宦海沉浮后的困乏一到竹園便頓時釋然,倍覺精神。這一力量從何而來呢?就是那一片蕭蕭竹枝,無論畫里、階前,它與世俗的煙霞世界相隔甚遠,紅塵對它根本無所影響,始終保持堅而多節,具有極強的人格力量。君子見之,都會努力以它為榜樣,用板橋自己的話說,就是“君子以之。”(《題蘭竹石》)
上一篇:《其四》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雙鉤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