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弘歷
鐵嶺老人閻李流①,畫不用筆用指頭。
縱橫揮灑饒奇趣②,晚年手法彌警遒③。
為吾染指畫蒼虎,氣橫幽壑寒颼颼。
落墨伊始鴉雀避④,著色欲罷豺狼愁。
怒似蒼鷹厲拳爪,炯然霹靂凝雙眸⑤。
萬里平川望無極,三株古柏拏龍虬⑥。
老人閱世如云浮,獨于畫法未肯休。
此圖贈我實手跡,筆繪還輸第二籌⑦。
高堂晝靜風生壁,卻憶行圍塞北秋⑧。
【注釋】
①鐵嶺老人:高其佩系鐵嶺(今屬遼寧)人,故世稱“鐵嶺”。閻李:指唐代大畫家閻立本和李思訓。②饒奇趣:富有奇趣。③彌:更。警遒:警絕遒勁?!对娖贰罚骸爸x朓詩有奇章秀句,往往警遒?!?④伊:方,剛。⑤炯然:明亮的樣子。霹(pi)靂(li):閃電。雙眸(mou):指雙眼。⑥拏(na):搏持,扭結。龍虬(qiu):即虬龍,指古代神話中無角的龍。⑦輸:次。第二籌:第二等。⑧圍:圍獵。
【評說】
本詩選自《乾隆詩遜(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高其佩,清初著名畫家,以指畫著稱,生平詳見本書高其佩《題鐘馗圖》評說。乾隆對高氏的指畫非常喜愛,曾多次題詩稱道。此詩為乾隆當皇子時所作,較準確地把握了高其佩的指畫風格,全詩一韻到底,氣勢較大,正與高氏畫風相吻合。全詩可分為三大部分。
起篇四句對高其佩的指畫風格作總體的評價。他的畫藝高超,當世鮮有匹敵,直可謂皇朝當代的閻立本、李思訓,他用指不用筆,縱橫揮灑,隨心所欲,意到筆到,因而也就饒有奇趣,顯示出與傳統國畫迥然不同的藝術風格。這種藝術境界的取得并非朝夕之功,而是經過長年的錘煉修得,年至晚歲,益見其警絕遒勁。
“為吾染指畫蒼虎”以下八句,表現畫家作畫時的情景氣氛以及畫面景象。高其佩不愧為大家,出手不凡,為我摹畫蒼虎,五指浸染黑墨,還未濡墨素紙,就產生了一股橫絕幽壑的氣勢,甚至還可以隱隱約約地感到一陣颼颼的涼風寒意。墨落尺素,連周圍的鴉雀也為之汗顏,退避三舍,跑得不見影蹤;當他終了收筆之際,連平日里兇殘的豺狼也不禁對之犯愁:猛虎何來?吾屬且為之奈何?這便自然引人追索,為什么會出現鴉雀退避豺狼愁呢?下面四句就作了交代。原來是畫家矯健不凡的技藝,仿佛挾風帶霜而起,震懾著山林的飛禽走獸,極贊高其佩的畫藝。這一寫作技法就是“倒插法”。按照常理,應先寫畫面,而后再寫畫面上產生的肅殺之氣,而乾隆卻有意顛倒二者的次序,造成先聲奪人的氣勢,給讀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也更引起了人們急欲了解畫面的急迫感,而后作者方連用兩個比喻,詳細道來:怒爪好似蒼鷹般尖銳鋒厲;雙眸炯然,仿佛兩道閃光。在一望無際的萬里平川,及三株屈折盤結古柏的映襯下,畫虎形象愈發勃郁遒勁。
最后六句為一層,盛贊畫家。鐵嶺老人處世視物如浮云,于丹青畫藝卻從未肯罷休。與此幅手跡相比,毛筆所作也許要遜然幾等。靜掛高堂欣賞,又一次感到壁間生風,令我想起當年隨祖父北行圍獵的壯觀場面。綜觀全詩,雖然最后一層略有畫蛇添足之嫌,但是詩中體現出來飛揚的神采,磅礴的氣勢卻是令人神往的。
上一篇:《題黃茅石壁圖卷》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九秋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