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
吳僧畫團扇,點綴成微蟲。
秋毫宛皆具,獨竊天地功。
細者及蛛蝥①,大者才阜螽②。
枯枝擁寒蜩,黃蕊粘飛蜂。
翾然得生意③,上下相追從。
徒觀飛動姿,寧睹筆墨蹤。
兒曹取真物④,細校無不同。
恐其遂躍去,亟取藏箱中。
乃知藝無小,意精神可通。
不興誤圖蠅,能感紫髯翁⑤。
子猷狀蟬雀,藏本傳河東⑥。
不知古何如,此畫今人雄。
僧亡已云久,其徒頗能工。
舊法存百一,要足超凡庸。
友人幸為賜,物薄意何攏
玩之不替手,愛重心無窮。
常如對君子,穆穆來清風⑦。
【注釋】
①蛛蝥(mao):蜘蛛。②阜螽(zhong):蝗的幼蟲。③翾(xuan)然:急飛的樣子。④兒曹:孩子們。《史記·外戚世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 ⑤“不興”兩句:《白孔六帖·圖畫》載:“曹不興誤點屏風,因就畫為蠅,孫權謂是真,以手彈之。”曹不興,三國時吳國畫家,善畫人物、龍、虎及馬。紫髯翁,指孫權。⑥河東: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為河東。⑦穆穆:清明,柔和。《玉臺新泳·古詩八首》之八:“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裳裙。”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一四、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一二。
吳僧,不詳。
這首長詩從各個層面極盡詳細地描敘了吳僧畫草蟲的高超技藝。前四句是全詩總冒,一方面點明了畫題,另一方面概寫吳僧畫藝達到了“秋毫宛皆具,獨竊天地功”的境界。接下四句描寫畫面內容。吳僧在草蟲扇上所繪最小的是蜘蛛,大的也才是蝗蟲,另外還有停在枯枝上的寒蟬,身上還粘著黃色花粉的飛蜂。這四種草蟲,體形都很小,但有的停在樹上,有的在飛舞,各具形態,各具特色。“翾然”以下八句,以“寧睹筆墨蹤”而不想看真草蟲的不合理想法,以孩子們取來真物和畫中草蟲一一細細比較而又無不一一相同的天真舉動,以“恐其遂躍去,亟取藏箱中”,即害怕扇上草蟲太過生動,恐怕會像張僧繇所畫的龍一樣離畫飛去而把畫扇緊緊藏于箱中的超凡想象,極寫吳僧畫草蟲寫物如生的高超技藝。面對吳僧如此精湛的筆墨藝術,詩人發出了“乃知藝無小,意精神可通”這樣頗具哲理意味的感嘆。“不興”以下六句以三國時的曹不興誤點屏風,畫為蠅,孫權以為真蠅,以手彈之的典故和子猷畫蟬雀聲名遠揚的故事來反襯吳僧的草蟲畫藝,因為“不知古何如,此畫今人雄”。曹不興、子猷都已是古人,他們的畫到底如何,今天因看不到真跡,所以很難說清,但吳僧的畫卻就在眼前,其畫藝如何,讓人一目了然。比較之下,似是吳僧的畫藝,更讓人佩服。“僧亡”四句言吳僧雖已不在人世了,但他的徒弟能繼承他的繪畫技藝,雖未能學到吳僧畫草蟲技藝的全部,亦已不同凡響,足以超過一般畫藝平庸的畫家。這從另一個側面反襯了吳僧畫藝達到的高度。詩的最后六句點題中的“惠”字以及詩人對此畫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寫出了欣賞此畫時的感受。欣賞此畫,即如和君子相處,讓人有如同沐浴在和煦春風中的舒適感。這實則也是寫出了吳僧草蟲畫產生的藝術效果和藝術感染力。這首詩長達三十四句,雖然層次較多,但都是緊緊圍繞吳僧畫草蟲的高超畫藝這一中心展開,因而并不顯得紊亂,足見司馬光的詩歌才能。
上一篇:《論書絕句》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贈夢英大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