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①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②。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③。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④。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注釋】
①陳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世為豪族,少以俠知名。后入長安游太學。文明初進士及第,拜麟臺正字。從征西域,至張掖而返。后轉右拾遺。又隨軍東征契丹,參謀軍事。返京后,仍為右拾遺。諫議多不合,因解官還鄉。為縣令誣陷,入獄,被迫害致死。其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有《陳子昂集》。《全唐詩》存詩二卷。
②銀燭:白色蠟燭。金樽:精美的酒杯。綺筵:華盛的筵席。
③離堂:指餞別的廳堂。琴瑟:《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后以“琴瑟”比喻朋友的融洽情誼。“別路”句設想征途。二句說,一想到分別后山川跋涉的孤凄情景,就更加珍惜今宵離堂餞別的殷殷友情。
④隱高樹:隱沒在高樹后面。長河:銀河。沒:消失。二句寫月落星沉,長夜將曉,以見通宵敘別之情。
【詩本事】
詩人自蜀赴洛,辭別友人時所作。
【賞評】
題目為“春夜別友人”,首聯便反映出了“春”字,“銀”、“青”、“金”、“綺”,無不是華麗的色彩;“吐”、“對”也活潑生動,寫出一幅金翠生輝的別筵圖。離樽已引,故思琴瑟;樂音裊裊,令人神遠,不免想到山川寂寥,前方路途將何等曲折漫長。待到曲終酒盡,明月漸沒,銀河漸淡,天將破曉。“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道路悠悠,前事難料,再會重逢卻不知是何年何期。
詩前以別筵之始終為主體,前兩聯綺麗,有南朝遺美,十分可喜;后兩聯清疏,又似漢魏風調,頗有余音,很值得一讀。
【詩評選輯】
①唐·皎然《詩議·詩對六格》:六曰異類對。詩曰“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又,宋員外詩以“早潮”偶“故人”,非類為類也。(《詩學指南》卷三引)
②明·顧璘《批點唐音》卷六:(首二句)富麗。(第三句)有味。
③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五:唐五言律起句之妙者:“……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④明·蔣一葵《唐詩選箋釋》:五六語佳,第“明月”、“長河”似秋夜,不見春景。
⑤明·陸時雍《唐詩鏡》卷三:氣滿。老而勁。“明月”、“長河”,于秋時尤勝。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四首(其四)》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杜荀鶴《春宮怨》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