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相
杜 甫①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②。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③,兩朝開濟老臣心④。出師未捷身先死⑤,長使英雄淚滿襟。【注釋】
①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盛唐著名詩人。有《杜工部集》。
②錦官城:《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二:“錦城在(成都)縣南十里,故錦官城也?!卑厣何浜铎羟坝欣习匾恢辏鄠鳛橹T葛亮手植。
③頻煩:一再煩勞。
④兩朝:指蜀漢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
⑤“出師”句: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伐魏,據五丈原(在今陜西岐山縣南),與魏軍隔渭水相持,勝負未決。這年八月,病死軍中。
【詩本事】
此詩作于上元元年(760)春,時杜甫初至蜀中游諸葛武侯廟。祝穆《方輿勝覽》:“成都府,武侯廟在府城西北二里。武侯初亡,百姓遇節朔,各私祭于道中。李雄稱王,始為廟于少城內?!?/p>
【賞評】
杜甫詩韻律精妙,言辭厚重,字里行間有一股沉郁頓挫之氣。
《蜀相》一詩落筆極沉摯,感情極悲壯,讀來若鐘鼓鏗鏘之鳴,聲聲在耳!首聯二句,貌似平常之語,深讀之則大有味道。一問一答之間,既點明了“丞相祠堂”的所在,又圖畫出了“柏森森”的景象,還為下文寫贊美、痛惜之辭設下了伏筆,可謂“一箭三雕”!頷聯“自”、“空”二字的用法歷來為人所稱道,此二字將“映階碧草”之“春色”、“隔葉黃鸝”之“好音”全融于悲涼孤寂中,全詩感情亦隨之牽引而出,真“驚風雨”之妙筆。情感既出,頸、尾二聯之語便如渠成之水汩汩而來矣。尾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既是頌詞,又是挽歌;既含贊美之情,又露痛惜之意,是成千古絕唱!
【詩評選輯】
①元·方回《瀛奎律髓》:子美流落劍南,拳拳于武侯不忘……及此詩,皆善頌孔明者。
②清·金圣嘆《杜詩解》:三、四,碧草青色,黃鸝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極。
③清·仇兆鰲《杜詩詳注》:上四祠堂之景,下四丞相之事。
上一篇:溫庭筠《蘇武廟》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