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江蘇省·靈巖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靈巖山,在蘇州西南15公里處,以山上曾筑有館娃宮而馳名。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向吳王夫差獻西施,吳王大喜,為取得西施歡心,特在此遠距都城的靈巖山上修筑館娃宮,作為西施的宮舍。相傳今日山頂的靈巖寺及其花園一帶就是館娃宮遺址,花園內有吳王井、智積井,半山有西施洞,山下有采香涇、脂粉塘等古跡,均與西施和吳王的傳說有關。靈巖勝跡自古聞名,歷代名人登山,無不觸景生情,感慨萬分,并以題詠傳世。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詩名] 蘇臺覽古
[作者] 李白
[注釋] ●舊苑二句:靈巖山、蘇臺這些當年的繁華處所早已荒廢,可是臺上楊柳,仍然一年一度露出新芽,萌發生機,近處湖中采菱女唱著菱歌,充滿春天氣息。詩人用含蓄的語言,描繪人間滄桑。●只今二句: 如今只有那曾經照過西施的舊時月,還照著這舊苑荒臺。言下之意是月光下一片凄涼,舊日的人和物已經一去不返了,只有從西方流來的大江上的那輪明月,是歷史的見證。詩境深遠,耐人尋味。
館娃宮畔千年寺,水闊云多客到稀。
聞說春到更惆悵,百花深處一僧歸。
[詩名] 靈巖寺
[作者] 白居易
[注釋] ●靈巖寺: 在江蘇省吳縣靈巖山上,距蘇州市25里。東晉始建,寺內大雄寶殿氣勢雄壯。由寺向西登山,最高處叫琴臺,相傳為西施鼓琴處。從琴臺南望太湖,風景十分秀麗。●千年寺:從東晉(317年)建寺到白居易退隱(840年左右),共約530年。此處“千年”是說靈巖寺歷史悠久。●聞說二句: 按佛家教規,僧人必須摒棄七情六欲,萬念俱空,可是在這館娃宮畔的古寺里,偏有一僧人因春而惆悵感傷。春天的到來,扇起了他對塵世生活的熱望,但又無法做到,只是在百花深處留一個背影愈走愈遠。
香徑長洲盡棘叢,奢云艷雨只悲風。
吳王事事堪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詩名] 吳宮懷古
[作者] 陸龜蒙,字魯望,唐代蘇州人,應進士試落第,歸隱松江甫里。本詩分析吳國滅亡的原因,認為在于吳王的昏庸,結合唐末的政治,有借古寓今之意。
[注釋] ●香徑二句:意思是宮殿毀圮,當年繁華的遺跡無從尋求,只有棘叢悲風使人惆悵。香徑、長洲,都是館娃宮中的建筑名稱。奢云、艷雨,想象當年宮中歌舞宴樂的生活。●吳王二句:吳王夫差戰勝越后,驕橫自大,信任佞人太宰嚭,殺忠諫的伍子胥,出兵攻齊,兵力疲敝,為越王勾踐所敗,終于亡國。吳國的滅亡不一定與西施有關。六宮,《周禮·天官》注: “六宮,后五前一。王之妃百二十人。”這里泛指后宮妃嬪。
館娃宮中館娃閣,畫棟侵云峰頂開。
猶恨當年高未極,不能望見越兵來。
[詩名] 館娃閣
[作者] 高啟,此詩諷嘲吳王沉溺酒色,不納忠諫,致亡國殺身,詩不明寫,都從反面說來,寓意警策,構思特妙。
[注釋] ●猶恨二句:是諷刺性的反話,事實上吳王夫差自從得了越國送來的西施后,對越國完全失去了警惕,越兵以偷襲的方式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攻入吳都,滅亡了吳國。
江有鴟夷霸氣空,還從余址想雄風。
浪傳西子能傾國,誰識東吳自造窮。
歌舞化成蛙兩部,綺羅翻作薜千叢。
受恩深處芳魂在,清血年年杜宇紅。
[詩名] 館娃宮
[作者] 梁小玉,字玉姬,號瑯玕女史,明代吳興 (今屬浙江省) 人。
[注釋] ●鴟夷: 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知勾踐為人不可以共安樂,遂化名鴟夷子皮,浮海去齊。后世因以鴟夷稱他。●浪傳二句: 世間傳說吳王夫差寵幸西施而被滅國,其實吳之滅亡有其內在原因。浪傳;輕率的傳言。傾國,使國家傾覆。東吳,指吳王夫差。●歌舞二句: 意為昔日的宮廷歌舞變成了蛙鳴,往日的綺羅錦裳化作了千叢薜藶。蛙兩部,南部孔稚珪住屋周圍長滿野草,蛙鳴噪鬧,孔對人說:“以此當兩部鼓吹”。(鼓吹,儀仗所奏音樂),后以兩部歌吹比喻蛙鳴。●杜宇:傳說古蜀帝杜宇禪位后化為杜鵑,后人因稱杜鵑為杜宇,常啼叫流血不止。也可解為杜鵑花。
館娃宮,西子淚。春日凝妝,慵對吳王醉。復國遲遲心已碎。傳說千年,誰與評真偽。
一山松,奇石倚。寶塔青青,秀色籠蕭寺。正是參禪清凈地。兩度來游,更識靈巖翠。
[詞名] 蘇幕遮·靈巖山
[作者] 樂時鳴
上一篇:關于描寫《江西省·澹臺滅明墓》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天津市·獨樂寺》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