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罵死王朗》原文|譯文|賞析
兵馬出西秦①,雄才敵萬人。
輕搖三寸舌②,罵死老奸臣。
【釋詞】
①西秦:十六國之一。西秦占據今甘肅西南部。
②輕搖:不費力地轉動。
【賞析】
諸葛亮出師伐魏,連克三郡。魏國上下震恐,又派曹真為大都督,王朗為軍師,出師抵抗。
王朗博學多才,是曹魏的三朝元老重臣,時年已七十六歲,主動請求隨軍出征。當兩軍對陣,王朗乘馬而出,以其舌辯之才,企圖發難諸葛亮。他首先提出:“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的自然之理,繼而排列史實,敘事說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曹操應天命,順人意,“處中國以臨萬邦”。接著指責諸葛亮“逆天理,背人情”,大講順逆昌亡之道,勸說歸降。王朗滔滔不絕,其言辭鋒利,自圓其說,顯示了他的自負和才能。
諸葛亮的雄辯才能可稱為“世之奇才”,當年舌戰群儒,名聞天下,非王朗之輩唇舌能以相抵。果然,王朗話音剛落,諸葛亮“在車上大笑”,用輕蔑口吻指斥對方:“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接著針鋒相對,縱論正統與忠孝的觀點,順勢痛斥:“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涂炭。”諸葛亮這里用了這么多言語大講不忠不孝的庸臣賊子,目標直指王朗,數舉其罪:其一,身為漢吏,本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其二,“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天下之人,愿食汝肉!”其三,“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又“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如利劍般的言語,直刺王朗,使他在眾軍面前羞辱難忍。當諸葛亮無情地嘲笑他:“即日將歸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時,王朗竟“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于馬下”。
“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雖是虛構的情節,但又一次形象地刻畫了諸葛亮杰出的辯論才能。“罵死王朗”成為《三國演義》表現辯才和智慧的精粹章節,是成功地運用語言藝術的極好范例。
上一篇:三國詩詞《馬邈夫人之死》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三國詩詞《高士孟節》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