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首頁·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精講·第二篇 散文、辭賦、駢文專卷 下冊·元明清及近代散文·近代散文·孫詒讓
孫詒讓(1848-1908) 字仲容,一作仲頌,號籀庼居士,別署荀羕。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嘗官刑部主事。不久引疾而歸。曾隨父孫衣言(官至清廷太仆卿)宦游京師、江淮等地。他自幼勤奮好學,十三歲就寫成《廣韻姓氏刊誤》,十八歲又撰作《白虎通校補》,生平不樂仕途,光緒十四年(1888)后,即潛心于玉海樓藏書中認真治學,凡數十年,著述三十余種,對經學、史學、子學和文字學、考據學、校勘學等各個方面均有卓絕成就。光緒三十四年(1908)五月,孫詒讓因過度勞累而病卒于家鄉,享年六十一。
孫詒讓一生著述甚多,其中貢獻卓著、影響最大的有:《周禮正義》八十六卷,被認為是國內解說《周禮》最精審周詳之作;《墨子間詁》十五卷,為訓詁學之名著,俞樾作序認為是“墨子以來未有”之書。他的《契文舉例》,是考釋殷墟甲骨文最早著作,是殷墟文字研究的先聲,對后繼者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和胡厚宣等人,都不無影響。另外,他的《名原》、《古籀余論》、《古籀拾遺》和《籀庼述林》,以及《尚書駢枝》、《經迻》、《札迻》等,對研究金文和校釋古書都有不少貢獻。
他十分重視鄉邦文化的研究和建設。他除整理與撰作了《溫州經籍志》二十六卷之外,還積極參與了《永嘉郡記》、《永嘉縣志》和《永嘉叢書》的編輯,多有貢獻。除了整理史籍之外,晚年孫詒讓更大興辦學之風,致力于地方教育事業。先在瑞安創辦算學書院(后改學計館),傳播數、理、化科學知識;次年,又與友人創辦瑞安方言館,講授國文、英文和外國史、地等;同時,又在溫州城內創辦蠶學館,傳授種桑養蠶之法,兼教法、意、日等外國養蠶學知識。在他任學部咨議官和省教育總會副會長期間,提倡女學,辦女子學堂和在溫、處兩州、十六個縣辦了大批中、小學堂,計三百余所。同時也注重社會教育,舉辦了“務農會”、“天算學社”和“演說會”等等,對地方啟蒙運動和改良社會風氣,都起過不小作用。
上一篇:元明清及近代散文·近代散文·姚鼐
下一篇:元明清及近代散文·明代散文·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