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王安石·桂枝香》王安石
王安石
金陵懷古①
登臨送目②。正故國晚秋③,天氣初肅④。千里澄江似練⑤,翠峰如簇⑥。歸帆去棹殘陽里⑦,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⑧。彩舟云淡,星河鷺起⑨,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⑩,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11)。六朝舊事隨流水(12),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13),時時猶唱,后庭遺曲(14)。
江帆山市圖 【宋】佚名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注釋 ①金陵:古邑名。戰(zhàn)國楚威王七年(前333)滅越后置。故址在今江蘇南京清涼山,后人因作南京市的別稱。②送目:放眼眺望。③故國:舊都,指金陵。④肅:蕭索。形容秋季草木搖落,景物蕭瑟。⑤練:白色的綢帶。⑥簇:聚集,簇擁。⑦棹:船槳,借指船。⑧酒旗:酒店門前掛的布簾,又稱酒簾。⑨星河鷺起:水洲上的白鷺紛紛飛起。星河,即銀河、天河,這里借指長江。⑩門外樓頭:唐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遍T外,指陳滅亡時,隋大將韓擒虎從朱雀門外入宮擒陳后主及其寵妃張麗華。樓頭,指張麗華住的結(jié)綺樓。(11)謾?quán)担和饺桓袊@。(12)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六朝都以金陵為都。(13)商女:賣唱的歌女。(14)后庭遺曲:指陳后主所作的艷曲《玉樹后庭花》,后人視為亡國之音。
鑒賞 一般認為本詞是王安石被再次罷相之后退居金陵時所寫。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前后兩度為相,積極推行新法,但是由于保守派的反對以及新法本身的問題而失敗,晚年退居金陵。他對宋朝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和社會矛盾的尖銳復(fù)雜有深刻的了解,其《金陵懷古》詩就曾總結(jié)出“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的歷史教訓(xùn)。這首詞通過對六朝歷史的回顧,表達了對北宋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的強烈不滿,顯示出強烈的憂患意識。
金陵,又名建業(yè)、建康、江寧、白下、石頭城,即今南京市,有“六朝古都”之稱。作者登上金陵高處,面對江山勝景,聯(lián)想到六朝以來歷史的滄桑巨變,不禁感慨萬分,寫下了這首詞。
上闋寫金陵之景,以“登臨送目”總領(lǐng)全篇?!肮蕠倍潼c明登臨的時間地點?!扒Ю铩倍?,一寫澄澈似練的江流,一寫蔥蘢如聚的群山,視野開闊,景象清麗。其中“澄江似練”化用南朝梁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中的“澄江靜如練”一句,形容江水明凈柔和?!皻w帆”兩句,寫江面上穿梭來往的點點白帆、隨風(fēng)飄揚的酒旗,以殘陽、西風(fēng)作襯。“彩舟”兩句,寫五彩的畫舫、回翔的白鷺,以云淡、星河作襯,刻畫出日落時分江天洲渚更為引人入勝的遠景。結(jié)句“畫圖難足”,抒發(fā)作者贊美嘆賞的情懷。
下闋?wèi)压?,承上闋金陵勝地的繁華生發(fā)感慨,以“念往昔”領(lǐng)起,指出正是因為六朝統(tǒng)治者競逐豪奢,才導(dǎo)致相繼敗亡?!扒Ч拧眱删?,指出歷史往事只是供后人徒嘆興亡而已。“六朝”兩句,感嘆六朝舊事如同東逝的江水一去不復(fù)返,歷史變遷滄海桑田,如今只見幾縷寒煙與凝綠衰草。最后三句借古諷今,寓意深刻。陳朝早已滅亡,而《玉樹后庭花》這亡國之音卻還在北宋傳唱。作者追念往昔,借嘆六朝而傷時事,感慨六朝亡國的教訓(xùn)已被人們忘記,表現(xiàn)了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dān)憂。
此詞多暗用前人詩句而妥帖自然,渾化無跡。其中“星河鷺起”化用了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詩意。“門外樓頭”化用了杜牧《臺城曲》中“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詩意。傷“六朝舊事”的一去不返,化用唐竇鞏《南游感興》中“傷心欲問前朝事,惟見江流去不回”的詩意。“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化用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詩意。這些典故和詩句的化用貼切自然,隱喻現(xiàn)實,寄興遙深。
全篇境界開闊,立意高遠,筆力遒勁,因景生情,情而兼景,借懷古而抒懷傷今,表現(xiàn)出了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也體現(xiàn)出了作者“一洗五代舊習(xí)”的文學(xué)主張。無怪乎宋楊湜《古今詞話》云:“金陵懷古,諸公寄調(diào)于《桂枝香》者三十馀家,惟王介甫為絕唱。東坡見之嘆曰:‘此老乃野狐精也!’”(李飛躍)
集評 梁啟超:“李易安謂介甫文章似西漢,然以作歌詞,則人必絕倒。但此作卻頡頏清真、稼軒,未可謾詆也?!?《藝蘅館詞選》引)
鏈接 詞牌《桂枝香》。該詞牌首見于王安石的本首詞。又名《疏簾淡月》。雙調(diào),一百零一字,上下片各十句五仄韻,—般用入聲韻。
懷古詞。以憑吊古跡、吟詠歷史為題材的一類詞體,謂之懷古詞。懷古詞至宋代始獨立成體。一般認為開風(fēng)氣之先的是王安石的這首《桂枝香·金陵懷古》。此外,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周邦彥的《西河·金陵懷古》等,皆為北宋懷古詞名篇。懷古詞的創(chuàng)作至南宋更趨興盛,不僅作品數(shù)量增多,而且詠懷寄托的色彩更濃,尤以姜夔的《揚州慢》、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陳德武的《水龍吟·西湖懷古》、汪元量的《鶯啼序·重過金陵》等作最為人傳誦。懷古詞與詠史詞(參見第25頁范仲淹《剔銀燈》(昨夜因看蜀志)一詞鏈接)同類,但又略有區(qū)別。(據(jù)王兆鵬、劉尊明《宋詞大辭典》)
上一篇:《兩宋詞·杜安世·更漏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