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柳永·少年游》柳 永
柳 永
淡黃衫子郁金裙①。長憶個人人②。文談閑雅③,歌喉清麗,舉措好精神④。當初為倚深深寵,無個事⑤、愛嬌嗔⑥。想得別來,舊家模樣⑦,只是翠蛾顰⑧。
注釋 ①衫子:古代婦女穿的短上衣,又名半衣。郁金裙:黃色的裙子。郁金,即郁金香,香草名,開黃花。②人人:對所愛者的昵稱。③文談:文辭談吐。閑雅:閑靜文雅。④舉措:舉止。⑤無個事:無緣無故。⑥嬌嗔:指女子撒嬌生氣的樣子。⑦舊家:從前。⑧顰(pín):皺眉。
鑒賞 這首詞是對一個可愛的歌伎的回憶。
詞的開篇就讓滿懷思念的女子形象閃亮登場,先聲奪人。“淡黃衫子郁金裙”,一襲黃色衣服,給人一種輕盈明快之感。接下來才道出“長憶”之思,橫插詞中,既在敘述上增添了節奏跳動之美,也反映了抒情主人公思之念之已久,呼之欲出。“文談閑雅”,是說明這個女子具有很好的教養和文學素養,言談舉止之間,給人以一種溫柔優雅之感。“文談”亦可拆開來解,即屬文和談吐,都體現出了很好的水平。不但如此,她還“歌喉清麗”,舉止上都具有很好的氣質。可以看出,作者所憶念的這個女子,不但溫柔優雅,而且多才多藝,雖然沒有直接描寫體貌,但是憑借相關描寫,我們也可想而知,她一定是一位天生麗質的美人。作者從她的服飾贊美到她的言談、歌藝、舉止,形象塑造上可謂光彩奪人。
接下來回憶舊日相愛的情景。“無個事、愛嬌嗔”兩句可謂點睛之筆,把人寫活,整個形象也破壁而出了。上闋濃墨重彩描寫諸般美好,沒涉及性格,但總給人以不食人間煙火的畫面感覺,“愛嬌嗔”活脫脫地把一個調皮、可愛,甚至可能還有些刁蠻的女孩的形象完成了立體化塑造。再推想到別后的情狀,從前的模樣應該還沒有多少改變吧,只是愛生氣的她大概這次會真生我的氣了吧。這種揣想,既寫出所思女子別后可能的生活,也為自己未能早日還鄉探望而語帶愧悔之情。五代韋莊《菩薩蠻》詞云:“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但是不還鄉就不斷腸了嗎?此詞直言猜想“舊家模樣”,念鄉思還之情溢于言表,一片衷腸可鑒。
在情感上,作者筆調輕快而不輕佻,絲毫沒有狎昵之感,這也說明了作者是以真心的欣賞愛慕之情來看待那些美麗而不幸的歌伎的。他沒有因為她們淪落風塵而有所輕薄,一味耽溺于肉色的描摹和想象,反而對她們的才華素養、精神氣質和活潑個性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贊美。他與她們才是能真誠相待、真心相愛,真正相互理解、相互珍惜的。這也是柳永和那些視歌伎如玩物的詞人騷客所不同的。
全篇全用口語敘述,“長憶個人人”“舉措好精神”“無個事、愛嬌嗔”等口語顯得通俗、淺近、自然,也使得全詞顯得益發誠摯,真情流淌。全詞沒有過多地抒情和進行情感上的渲染,而是賦筆寫來,清新流暢,頗有民歌風味,但又含蓄雋永,意味深長。(李飛躍)
千秋絕艷圖(局部) 【明】佚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鏈接 俗詞。以通俗口語抒情或描寫,內容多為下層市井生活的詞作,謂之俗詞。初期詞作的作家,大量來自民間,他們用日常生活的語言,即景抒情,描寫所見所聞,直白淺俗是其天然風貌。唐末五代,文人開始大量寫詞,他們追求歌詞典雅清麗的風格,摒棄俗白,詞的“雅化”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到了北宋柳永,因仕途失意,混跡民間下層,多作俗詞,受到市民階層的喜愛,重新樹立起俚俗的詞風。后來詞人或多或少、或自覺或不自覺都要受到俗詞創作的影響。北宋末年,因皇帝的偏好,俗詞創作極為興盛。但這股俗詞創作的潮流一直受到多數文人的反對,晏殊、蘇軾、李清照等都嚴厲批評過柳永的俚俗詞。南宋時期,風雅詞派成為詞壇的主流創作傾向,俗詞再度轉入民間,逐漸消亡。(據王兆鵬、劉尊明《宋詞大辭典》)
上一篇:《兩宋詞·楊億·少年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林仰·少年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