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謝薖·如夢令》謝 薖
謝 薖
陳虛中席上作①,贈李商老②。
人似已圓孤月。心似丁香百結③。不見謫仙人④,孤負梅花時節⑤。愁絕。愁絕。江上落英如雪。
注釋 ①陳虛中:陳珹,字虛中。②李商老:李彭,字商老。善書法,詩文富贍。③丁香百結:丁香花蕾密致如結,古人常用來喻愁。④謫仙人:李白被賀知章呼為“謫仙人”,謝薖詞中指李商老。⑤孤負:辜負。
鑒賞 謝薖詩詞中多有唱和之作,李商老便是與其酬唱應答的友人之一。僅在陳虛中所設的宴席上,詞人便有三篇作品是寫給李商老的。其一為席上和李商老的詠雪之詞,一為與李商老同宴的送別之作,本詞寫的則是別后對故人的深切懷念和感傷。
這首小令構思非常精致。開篇“人似已圓孤月”一句暗含懷人之旨。古人常以月的陰晴圓缺比喻人的悲歡離合,尤其是懸于中天的那滿月已經成了積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團圓意象,故而憂傷的詩人也常以月的圓滿來反襯人的孤單。本詞中,詞人沒有望月懷人,而是把自己比喻成一輪圓月。詞人取圓月的意象自然是借月點出懷人的主旨,但重點放在了“孤”字上。天上之月本來就僅此一輪,沒有是否孤單的說法,詞人以一己之情來度物,月的孤單實則是自己內心孤獨的感受,表達得較為含蓄委婉。
“心似丁香百結”一句緊承上文,同樣以比喻的方式抒發內心的憂愁,比起前句來較為直接。丁香花蕾叢生如結,恰似騷人墨客惜春的愁情縈結心頭,故而有“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李商隱《代贈》)的詩句,“丁香”這一意象也恰如標簽一般,成了愁思的代名詞。詞人此處以丁香喻愁,增加了這首小詞的文化內蘊。
在前兩句的鋪墊下詞人直接點出所懷之人便是李商老。通過“謫仙人”三字,我們便可以想見他的風神遠韻,氣度不凡。想他與詞人交游,定然有過把酒言歡,共賞清風明月的美好時光。但如今,昔人不在,不能與知已攜手同游,縱然有梅花傲放的良辰美景,又何來賞心樂事! “孤負”一句恰如其分地寫出了詞人心中的遺憾和傷感。在此基礎上,連著兩個“愁絕”,更是把懷念友人的感傷惆悵推向極致。然而,在感情抒發達到這樣一定程度的時候,詞人又通過景物描寫巧妙地把這噴薄而出的情感化成涓涓細流?!敖下溆⑷缪?,把梅花凋落時的無奈憂傷與作者托付于喻體“雪”的清冷感受融合為一體,以此來渲染懷人的幽凄氛圍,留給人無窮的余味。
這首小令的成功之處在于一個“巧”字。巧在詞中感情表達從含蓄到逐漸鮮明,從臻至峰頂到余音裊裊。作者才力之深、結撰之精、構境之美都體現在這一張一弛、收放自如中。(張艷秋)
丁香圖【清】錢載
上海博物館藏
鏈接 七夕“曝衣”。七夕節除婦女們在夜晚進行乞巧的傳統活動外,還有“登樓曝衣”的習俗。唐朝沈佺期有《七夕曝衣篇》描繪了宮中曝衣的場景。而在《世說新語》里還記載了這樣一則有趣的故事:“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上一篇:《兩宋詞·秦觀·如夢令》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李清照·如夢令》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