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曹豳·西河》曹 豳
曹 豳
和王潛齋韻①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②,恨何日已。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
謾哀痛,無及矣。無情莫問江水。西風落日慘新亭③,幾人墮淚。戰和何者是良籌,扶危但看天意。只今寂寞藪澤里。豈無人、高臥閭里。試問安危誰寄。定相將、有詔催公起。須信前書言猶未。
注釋 ①詞題:王潛齋即王埜(?-260),字子文,號潛齋,金華(今屬浙江)人。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所作《西河》詞全文為:“天下事。問天怎忍如此。陵圖誰把獻君王,結愁未已。少豪氣概總成塵,空馀白骨黃葦。千古恨,吾老矣。東游曾吊淮水。繡春臺上一回登,一回揾淚。醉歸撫劍倚西風,江濤猶壯人意。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長準、猶二千里??v有英心誰寄。近新來、又報胡塵起。絕域張騫歸來未?!雹凇奥本洌夯萌龂?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caoca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③新亭:典出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鑒賞 曹豳與王埜同是浙江人,又在寧宗朝先后中進士第,不僅政治立場相同,而且志趣相投,可稱是志同道合的戰友。王埜晚年因與宰相政見不合而被放歸賦閑,其間寫下著名的《西河》(天下事)一詞,在當時非常著名。詞中王埜表達了作為一個愛國志士對國運衰微的憂憤,以及報國無門的悲慨,全詞如疾風驟雨,打動了無數愛國志士的心。曹豳作為他的好友與戰友,一方面敬佩他的氣骨,要表示自己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對他進行安慰以舒緩他的悲傷,因此寫下了這一首和韻詞。
王埜原詞的開篇是問天,他寫道:“天下事。問天怎忍如此?!背錆M了對天的責問,但問天顯然是問人,只是不從正面表述而已。曹豳則更加直接,仿佛是點破了王埜的寓意,“何人弄得如此”的“何人”一語,非常尖銳。南宋末年,隨著蒙古軍隊的逐漸南侵,國家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但是當權者卻仍茍且偷安,沉溺聲色而不思振作,他們打擊抗戰派,壓迫正直能士,使得國事大壞?!奥坠潜未ㄔ本浔闶腔貌懿俚脑妬頂⑹鋈嗣裨馐芮致哉咄缆镜膽K痛現實?!瓣P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二句描寫遭受侵略后的祖國河山一片蕭條的景象,語帶深深的諷刺。
王埜原詞第二段感嘆自己的報國無門和衰老,他東游淮水、登臨繡春臺憑吊,卻只能空揾英雄淚,“醉歸撫劍倚西風”。曹詞的第二段于是對朋友進行了勸慰,“謾哀痛”等句用語很直白,但情深意切。王埜憑吊淮水,曹豳道“莫問江水”,因為江水無情;王埜“一回揾淚”,曹豳道不必流淚,因此過江諸人也曾落淚,但于事無補。新亭一典用得很妙,其言外之意正是以王導“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與好友共勉。“戰和何者是良籌,扶危但看天意”二句又轉為對當權者的諷刺,實際上是引出下文對“高臥閭里”的王埜的贊美和勸慰。
國事危急而當權者無一策退敵,真正有良策的志士卻“高臥閭里”。隱居不仕的王埜正是這樣一位可以負起國家安危之責的大材。王墊詞的第三段以“絕域張騫歸來未”作結,呼喚張騫似的英才來扶危救亡,而曹豳則認為好友王埜正是這樣的英才。于是他說“定相將、有詔催公起。須信前書言猶未”,他相信總有一天朝廷會起用王埜,讓他像張騫那樣擔負起重任,來重整河山。
全詞寫得慷慨,也寫得沉郁,很符合當時的形勢和作者和韻的目的。詞人用平實的詞句來表達真摯的感情,雖然淺顯但氣格卻高峻。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說:“南渡以后,國勢日非……特不宜說破,只可用比興體。即比興中,亦須含蓄不露,斯為沉郁,斯為忠厚。若王子文之西河,曹西士之和作……慷慨發越,終病淺顯?!痹诰砹兴终f:“二帝蒙塵,偷安南渡,茍有人心者,未有不拔劍斫地也。南渡后詞,如……曹西士西河云……此類皆慷慨激烈,發欲上指。詞境雖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睖\近而慷慨激烈,正是本詞與王埜原詞最大的特色,也是它們的成功之處。(姚蘇杰)
集評 明·卓人月:“‘何人’一言,首禍之魄已褫……(結句)和詞宜頌?!?《古今詞統》卷一四)
清·陳廷焯:“淋漓悲壯,字字從血性流出,與文章并垂不朽。”(《詞則·放歌集》卷二)
高逸圖 【明】董其昌 故宮博物院藏
鏈接 宋時常以和誓接受起事失敗的西南少數民族。宋代西南某些少數民族起事失敗,因向朝廷官軍求和盟誓,謂之和誓。其儀式為:先由該少數民族酋首貢輸一些物貨,謂之抵兵;接著再貢獻一定的禮品,以表示求和。官府登記其當時所掠奪的人口、牲畜、財物,使之歸還,如已不在者,須增價賠償。然后,輸送誓牛、羊、豕、棘、耒、耜各一件,置于誓場預設的劍門下。儀式時,酋首皆集,每人在劍門下走過,刺牛、羊、豕而血歃之。最后,掘地為坎,執反縛的羌婢于坎中,加耒、耜及棘于其頭上,每人投一石擊婢,再埋以土,同時巫師詛云:“有違誓者,當如此婢?!眱x式嚴肅而野蠻。不過,少數民族背誓再叛之事依然不絕。
上一篇:《兩宋詞·周邦彥·西河》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王埜·西河》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