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木蘭花》·晏幾道
晏幾道
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后絮。朝云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這是一首以深婉含蓄見勝的言情詞。小晏言情,沉郁頓挫,除了感情真摯之外,藝術表現上也有自己的特色。這就是:很少盡情直瀉,多用婉曲的表達方法。
黃蓼園在《蓼園詞選》中,分析這首詞說: “首二句別后,想其院宇深沉,門闌緊閉。接言墻內之人,如雨余之花;門外行蹤,如風后之絮。”這是上片。下片,他分析說: “后段起二句言此后杳無音信,末二句言重經其地,馬尚有情,況于人呼?”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實說,不直說別后如何思念,也不言感情如何深厚,卻寫她蕩過的秋千,活動的院落,居住的繡戶(閨閣);寫墻內的她如雨后落花,院外的自己似風后之絮;寫襄王春夢;寫紫騮(駿馬)識途。既寫出了思念之深,又表明了再見之難,讀來確如行云流水,絲毫不露雕琢的痕跡。連寫他所思念的戀人,也化用朝云的典故。宋玉《高唐賦序》: “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 ‘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日: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陰,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立為廟,號曰朝云。”
沈謙在他的《填詞雜說》中論詞之結句時說: “填詞結句,或以動蕩見奇,或以迷離稱雋,著一實語,敗矣。”指出: “‘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深得此法。”連道學家程頤對小晏的詞,也頗為欣賞,不得不笑著稱頌他的詞語說: “鬼語也!”
上一篇:晏殊《木蘭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賀鑄《木蘭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