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臨江仙①·劉學箕》
人在空江煙浪里,葉舟輕似浮漚②。此心無怨也無憂。漢江迷望眼③,袞袞直東流④。 兩岸荻蘆青不斷⑤,四山崗嶺綢繆⑥。晚風吹袂冷颼颼⑦。誰知三伏暑⑧,全似菊花秋⑨。
①臨江仙,詞牌名。 ②漢江迷望眼,漢水西起荊門,貫通長江的支流。遠望江水滔滔,猶如奔流到天地之外;山色若隱若現。城郭仿佛在水面上浮動,波濤洶涌卻又像遙遠的天空。 ③“浮漚”本意是水面的泡沫。這里指李鱔所建浮漚館。這里傳說本是元代柴默庵飛生之地,故名升仙蕩。 ④袞袞(ɡǔnɡǔn),大水奔流不絕、旋轉翻滾的樣子。同“滾滾”。 ⑤荻蘆(dílú),名詞,用于古漢語。泛指生長在江河湖水邊及濕地的禾本科屬,高大的禾草類植物。 ⑥綢繆(chóumóu),纏繞,捆束。猶纏綿也。 ⑦袂,袖子。 ⑧三伏,即太陽從夏至日起于北回歸線開始南行。由于太陽在短時間內的重復照射,使地面的氣溫迅速積累升高,這便是熱在三伏之說。 ⑨菊花秋,菊花盛開的秋季。這里指天氣轉涼的時節。
這是一首刻畫江河奇景,表達雄渾壯志,同時又流露憂郁愁緒的詞作。
上片開首如夢如幻的境界倏然而來,在作者眼前,江河奔流,輕舟漂蕩,煙霧迷離神奇,一切令人思緒萬千,牽腸百轉。矚目江流泛起的白色泡沫,扁舟順流而下的景象使人想到的格外多:“此心無怨也無憂。”作者似在表達無憂無悔的心緒,其實也難掩抑下文“冷颼颼”的感覺。結句楚河漢江,雄奇俊杰,江水東流不復回,歲月流觴,華發生,人蒼老,滾滾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人物的心境油然而生。此時作者的思想是迷茫而無目標的,充滿著對生活道途的惘然無措。
下片起句抒寫凄清景象愈加濃烈。荻蘆,飄零不定,漫無居所,是游子的化身,滿眼蒼茫飄飛的荻蘆也正是作者心中的愁緒在翻飛;山巒起伏,綿延亙古,此時成了糾纏作者心境的一股亂麻,揮之不去,始終縈繞。“晚風吹袂冷颼颼”此句擁有點明心境之作用,晚風吹起,衣袖翻飛,忽然感覺渾身涼意,凄清感觸直入心底。作者一生未能步入仕途,落寞失意,想到自己飄零如風,自然心境悲涼。詞的結尾,作者運用形象的對比手法:“誰知三伏暑,全似菊花秋。”這是作者再次明確心智。雖是暑熱天氣,應是暖意洋洋,但自己卻是渾身涼意,猶如身處冷秋季節。
這首詞,作者抒情寫意,筆法精巧,運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將自然之境與人物心境巧妙融合,精確傳神的表達著思想和愁緒,此作不失為一篇佳品。
菊花是《臨江仙》的意象。它臨秋而開,顏色淡雅,不畏權貴;淡泊名利,不求聞達,是志士、君子的化身。屈原《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以飲露水餐菊花來象征崇尚本質自然,表明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詩詞作品中,歷代名家都借菊花來寄寓自己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一種高尚人格的寫照。
●劉學箕,字習之,號種春子,因家有方是閑堂,又號方是閑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生平未仕,但游歷頗廣,曾“游襄漢,經蜀都,寄湖浙,歷覽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為文高爽閑雅,得其家傳。劉淮稱其筆力豪放,詩摩香山之壘,詞折稼軒之肩,頗屬不誣。
代表詞作:《醉落魄·江頭離席》《鷓鴣天·山色都如歸興濃》《虞美人·寒來暑往何時了》《漁家傲·漢水悠悠還漾漾》《憶王孫·淑景韶光晴晝》《眼兒媚·十年不見柳腰肢》《行香子·雪白肥鳒》《小重山·春水東流一葦杭》等。
●臨江仙,參見第73頁相關介紹。
作者借景詠懷,寫景中表達情思,語言真摯富于感染力。
臨江仙
史達祖
愁與西風應有約,年年同赴清秋。舊游簾幕記揚州。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 羅帶鴛鴦塵暗淡,更須整頓風流。天涯萬一見溫柔。瘦應緣此瘦,羞亦為郎羞。
史達祖的這首《臨江仙》是一首借景詠人的詞作。
上片秋日抒懷,觸目秋景產生懷人之意。開篇從對方對自己的相思,寫出自己的深情厚意,作者用詞雋永巧妙,充滿詩意。作者回避去說因秋生愁,而說西風約愁赴秋。說愁與西風就像有了心靈感應一樣,形象逼真富于人性之美,一年一度如約而至。這種精巧的構思寫意給人以獨特的感受,語言樸實,達到了格高意新的境界。后三句構思一幅畫面:燈光引人入夢。一覺醒來,皓月當空,看到的是乳燕雙棲,想到的是燕雙人獨。心里油然徒生悲傷。表達作者秋夜獨處、醒夢無時、對月懷人的愁苦神情。下片緊承雙燕之句,從對方著筆,就上片撲朔迷離的夢境和夢境所見的月中雙燕,展開聯想遐思。鴛鴦繡帶,合歡美好如同迷離幻景,令人神往。作者引發閨思,產生“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的感慨。刻畫的情形是:女子情切心想萬一重見,更須整頓容顏迎門接待的心理活動,這就是“女為悅己者容”的意思,非常細膩地刻畫出了閨情。結尾二句,寫意更是纏綿悱惻。“瘦”是由羅帶感到的思念之愁情,寫出了相愛之深,不惜為郎憔悴,表現了對愛情的夢寐追求。“羞”是由萬一見想起的既有憔悴的同情,也有對紅袖飄零的自責,反映了作者內心世界的復雜,表現了對不幸身世的感慨。
全詞結構巧妙,脈絡細密,使繪景言情達到出神境地。寫自己,夢魂迷離,戀情雙燕;寫對方,綿綿情思,幻化癡情。作者感情真摯強烈,蘊藉含蓄,充分展示了作者構思精巧和運用語言的高深功底。
誰知三伏暑,全似菊花秋。
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
瘦應緣此瘦,羞亦為郎羞。
上一篇:宋詞《臨江仙·侯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臨江仙·晁補之》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