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滄州百姓歌》原文與賞析
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
本篇為滄州百姓稱頌薛大鼎功德的民歌。滄州,州名。春秋戰國為燕、齊地,自漢至晉為渤??さ亍:笪何跗蕉陝濆?、冀二州為滄州。轄地歷代常有變動。明洪武初領南皮、鹽山、慶云三縣,清雍正后不轄縣。公元1913年改為滄縣,屬河北省。薛大鼎,唐汾陰人,字重臣,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中為滄州刺史。州界有無棣河,隋末填廢,大鼎得奏準開浚之,以引魚鹽于海,商賈流行,民受其利,百姓歌之。永徽中,遷行荊州大都督長史。
“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遍?,行舟之槳?!爸坶?,得船運之利。滄海,謂海?!皽妗迸c “蒼”通,指水色而言。原來已經填廢的無棣河經開浚之后,得以通航,并直通渤海,以引海水曬鹽,并收魚鹽之利,使滄州百姓獲益匪淺。
“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騁,縱馬奔馳。駟,馬也。無棣一帶地方,從前因河道填廢,沿岸缺乏修治,人們只能徒步而行(“徒行”),如今,經薛大鼎主持開浚之后,又大修通道,商賈往來絡繹不絕,人們車馬奔馳(“騁駟”)。所有上述這些,在滄州百姓看來,都是薛大鼎在刺史任內卓著的德政。因此為之稱贊:美好呀!薛公的恩德像大水般普流大地(“德滂被”)。在封建社會,薛大鼎可算是個開明的官吏。
本篇以通俗質樸的語言描述大鼎開浚無棣河帶來的三大好處: 舟楫往來不斷,帶來水運之利;直通渤海,百姓忙于曬鹽打魚,帶來魚鹽之利;車馬奔馳,帶來陸路暢通之利。所有這些,均與昔日此地區的荒涼景象形成鮮明對照;而第三句 “昔日徒行今騁駟”,更將今昔明作對比。既如此,作者不禁贊嘆:“美哉薛公德滂被?!闭源司潼c明題旨。所有上述描寫均極生動形象。
上一篇:《唐代民歌·江陵女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河廣》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