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詠風》原文與賞析
偶借封姨力,居然太自豪。簾垂偏弄響,波靜忽生濤。有勢聲方壯,無形影易逃。幾面頻閉戶,久已畏喧嘈。
詠物詩貴在一語雙敲,既貼切物性,又含蘊人情,本篇便是借物詠人、亦物亦人的佳作。袁潔《蠡莊詩話》云:“見人《詠風》詩云云。句句雙關(guān),曲盡勢利小人得意自鳴之態(tài)。”
“偶借封姨力,居然太自豪。”字面義是說借風神封夷的眷顧,又一股微風形成了,立即得意忘形。隱含義是說,小人偶一得志,便猖狂起來,忘卻自己本來的價值,不知天高地厚。封姨,此處指其靠山;太自豪,指其狂傲之狀。
“簾垂偏弄響,波靜忽生濤。”字面義是說風形成后,閑不住,一定要到處游走,一會兒將垂下的簾幕弄出響動,一會兒把靜止的水面吹起波紋,無處不去,無孔不入。隱含義是說,小人一旦得志,一定不會安靜無事,一定要到處招惹是非,到處殘害無辜。“簾”本“垂”,“波”本“靜”,原不干風事,風卻偏要弄響動,鼓波濤。正人君子本不會招惹小人,小人卻不肯放過他們,總要下讒言,進惡語,挑撥離間,制造事端。誠可謂 “世上本無事,小人頻頻生”。社會的不安定,正緣于小人的鼓搗,小人的挑唆,小人的猜忌,小人的羅織。
“有勢聲方壯,無形影易逃。”字面義是說風好聚堆兒,互相纏擾,勢力大增,往往刮起風暴;但又無形無影,須臾間便可銷聲匿跡。隱含義是說,小人往往會利用某種勢頭,煽風點火,勾心斗角,結(jié)黨謀私,聚奸生事,弄得烏煙瘴氣,沸沸揚揚,有意制造混亂,一旦苗頭不對,馬上藏影匿形,將責任推諉得干干凈凈。昔日趁火打劫之徒,此際無處尋覓,但并未歸于澌滅,一旦勢頭有利,立刻會反撲回來,造成更大事端。小人不怕亂,正盼亂中取利; 小人最怕查責任,最善于隱瞞掩護自己。
“幾面頻閉戶,久已畏喧嘈。”字面義是說有幾家人早已關(guān)閉門戶,以防風來作亂。隱含義是說,小人的跳梁小技,早已被明達者識破,他們不理會小人的騷擾,小人也難奈其何。
本詩處處寫風,又處處喻人;語語見風,也語語見人。形象化的述寫,使人物的品性凸現(xiàn)得格外清晰,一副勢利小人的嘴臉,勾勒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上一篇:《唐代民歌·嘆疆場》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宋代民歌·嘉祐中京師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