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望江南》原文與賞析
曹公德,為國拓西關。六戎盡來作百姓,壓壇河隴定羌渾,雄名遠近聞。盡忠孝,向主立殊勛。靖難論兵扶社稷,恒將籌略定妖氛,愿萬載作人君。
這是一首歌功頌德的歌辭,寫出曹公,即曹議金平定邊界之亂,使百姓安居樂業,因而深受擁戴的事。
曹公,據 《冊府元龜》記載: “后唐莊宗同光二年五月,以權知歸義軍節度兵馬留后、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仆射、守沙州長使,御史大夫、上柱國,曹議金為簡較司空、守瓜州刺史,充歸義軍節度瓜沙等觀察,處置管內營田,押蕃落等使。”這一段記載,交代出本歌辭歌頌主人公的背景。
歌辭的第一句就點出主人公曹議金,非常圣德賢明,他被后唐莊宗加封為拓西大王以后,擔負著鎮守和治理邊關的重任。“六戎盡來作百姓,壓壇河隴定羌渾,雄名遠近聞。”這一句寫出曹議金治邊有方,他充分行使節度使的權力,勵精圖治,在他鎮守的河西、隴右,人民安居樂業,百業興旺,就連一直侵擾的羌族與吐谷渾族等這些少數民族都被他平定。這使他的威名遠近聞名,六戎的百姓都愿意到他治理的地方生活,愿意成為他的子民。六戎,指吐蕃、回紇、吐谷渾、室韋、黨項、羌等六個蕃部。
通過上片的描寫,使我們認識曹公為官一方,造福于民,確實功績卓著,可以說像他那樣賢臣,在邊境那樣險惡并且錯綜復雜的地方,能使百姓擁戴,確實很難得。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那些為國家和人民做了些好事的人,人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而那些魚肉百姓,騎在人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歷來為人民所不齒。
“盡忠孝,向主立殊勛。”這里宣傳的是一種“忠君愛國”的封建倫理道德思想,所謂“功高不能蓋主”,就是說作臣的功勞再大,也不要超過皇上,否則就可能就被認為有謀反之心,這樣是要招殺身之禍的。因此,從這句里,也體現出曹議金的功名思想很重,他苦心治理邊境一方面造福百姓,但另一方面他是為了討好皇帝,能夠得到更大官職的策封,所以這首歌辭的字里行間流露出曹公這個人物性格的雙重性。這種雙重性,在封建制度下是難免的。最后一句寫曹公平定叛亂,主張用軍事力量治理國家,消除禍亂,這種富國強兵的理論對于鞏固政權,戍邊保國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封建的最高統治者,熱衷于聲色犬馬,真正以天下為己任,勵精圖治的有幾人呢?
歌辭的最后一句“愿萬載作人君”,是希望曹議金能永遠作西陲民眾之主,這充分說明百姓對曹議金的信任擁戴和一片深情,這種寫法意義深遠,富有歷史意義。
上一篇:《秦漢民歌·有所思》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唐代民歌·望江南》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