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汾沮洳》原文與賞析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這是寫一個女子贊美情人的情詩。
第一章“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寫一個女子在汾水旁低洼的地里采野菜。詩人開篇便描繪環境,交代人物: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仲春季節,風和日麗,空氣格外清新,汾水潺潺流去,汾水旁一塊綠油油的田野里,一位農家姑娘正在低頭采莫菜,她邊采邊尋思著未來的婚事。只兩句話,畫出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姑娘采菜圖。繼而她抬頭,看見一位漂亮的小伙子,便情不自禁地歌詠起來:“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這四句是說,那個小伙子,美得無法比,與那公路官大不相同。剛一見面,就給她以美好無比的深刻印象。可謂一見傾心,一見鍾情。
第二章“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她又走到汾水的另一邊去采桑。由采莫菜而采桑,從事的工作雖然不同,而小伙子給她的印象卻久久難忘。再仔細看去:“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英,花。公行(hang杭),官名,掌管隨從國君出行的官。這四句是說,那小伙子美得像朵花,與那公行官大不相同。
第三章首二句: “彼汾一曲, 言采其蕒。”一曲, 水灣處。 蕒 (xu 續),即澤瀉,多年生水草,可入藥,葉子也可做蔬菜。她又由采桑轉向水灣采澤瀉,對小伙子的印象更加深刻,不禁又吟詠道: “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公族,掌管國君宗族事務的官。這四句是說,那小伙子美得像美玉一樣,與公族官大不相同。
在姑娘的眼里,小伙子越看越美。初一見面,給她的印象是“美無度”,這還是抽象概括地說他美得無法可比。隨著時間的推移,觀察也漸加深入,得出了 “美如英”的結論,像花一樣美,這就具體化了,給人以可見可感的印象。繼而再加觀察,小伙子 “美如玉”了。如果說 “美無度”、“美如英”還只是外貌描寫的話,那么“美如玉”則兼寫外貌美與心靈美。就外貌來說,他肌膚潔白如玉。就心靈而言,他心靈純潔如玉。這就把一個既有外貌美,又有心靈美的瀟灑漂亮、儀表堂堂的美小伙的形象勾畫出來。她之所以反復歌贊他,正是傾心他、熱愛他的一種表現。由于深深地愛上了他,她又處處與“公路”、“公行”、“公族”對比,對比之下把那些宮廷官員說得一文不值,無法與小伙子相比,可見她追求的是人才儀表、心靈美好,而不是權勢地位、金銀財貨,從而表現了她純潔的愛情、優良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
本詩除了重章復沓以敘事抒情外,還采用句子重復的頂真格,諸如“美無度”、“美如英”、“美如玉”三句都是重復出現,每一重復內容一變,音韻一轉,不僅起到了加深抒發感情的作用,而且使得音韻鏗鏘,讀起來瑯瑯上口。使情、韻銜接緊湊,起伏跌宕,而又渾然一體,收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和音樂效果。
上一篇:《先秦民歌·汝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唐代民歌·浣溪沙》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