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處花含淚,風來時柳皺眉,
看起來我比那花兒柳兒的愁更密。
花柳思春,一年一回,
玉人兒一去幾時才歸?
控金鉤,簾低垂。
翠竹檐前,一對對燕子雙飛,(疊)
越教你逗引得人添憔悴。(疊)
——清·顏自德輯《霓裳續譜·西調》
本篇把對情人的思念之情和離別之苦,寫得句句含情脈脈,充滿詩情畫意。
“雨過處花含淚,風來時柳皺眉。”這既是實寫花上的雨水,風吹柳的垂姿,又是以花柳喻人,作者的自我寫照。否則,花哪兒會流淚,柳又怎么能皺眉呢?這種以花柳喻人,本來已經夠美、夠動人的了,然而作者卻還要更進一步地明確指出: “我比那花兒柳兒的愁更密”。讀到這里,人們不禁要問:這是為什么呢?詩人仿佛摸透了讀者的心理,緊接著就寫道: “花柳思春,一年一回,玉人兒一去幾時才歸?”玉人,即美人,對情郎的昵稱。這說明她與情郎的離別不但已非一年之久,而且尚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等到他的歸期。這種思春之情和離別之苦,豈不比“一年一回”的“花柳思春”更加令人心動么?她懷著滿腹的離愁,放下窗簾,不忍再見到花柳思春。可是,透過竹簾,卻又看到屋檐前那翠綠色的竹林中, “一對對燕子雙飛。”燕子尚且能夠享受成雙配對的幸福,為什么人反而不如鳥,要遭受夫婦離別的孤獨之苦呢?面對雙飛燕,這使詩人不能不發出深長的喟嘆:“越教你逗引得人添憔悴!”
人含淚,不寫人含淚,而寫“花含淚”;人皺眉,不寫人皺眉,而寫“柳皺眉”;人思春,不寫人思春,而寫“花柳思春”;自己盼望情郎歸,成雙對,不寫自己盼望情郎歸,而寫“一對對燕子雙飛,越教你逗引得人憔悴。”這種種融情于景的藝術手法,既增加了詩的畫面優美感,又突出了畫面動人的詩情,使人讀后深深地感受到,夫婦長期離別,是多么地不符合大自然的本性,對人的自然本性又是多么無情的摧殘!
上一篇:《陟岵》原文|賞析
下一篇:《青山在綠水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