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冬來瑞雪飄,碎剪鵝毛。
紅爐內添獸炭,想起多嬌。
望冤家不見來,珠淚雙拋。
臘月天水成冰,這冷怎熬?
可惜的好青春,虛度過了!
到晚來對孤燈,奴好心焦;
愁也是自己熬,悶也是自己熬,
奴為他城隍廟懶把香燒!
——清·無名氏輯《新鐫南北時尚絲弦小曲》
本篇以景和情的穿插、掩映,把情人的離別之情,寫得如波濤起伏,洶涌澎湃。
開頭便以室外“瑞雪飄,碎剪鵝毛”,室內“紅爐內添獸炭”,一片蕭瑟的寒冬景色,來襯托“想起多嬌”的離別之情。瑞雪,即冬雪,因其能殺蟲保溫,有利于農作物,農家多視為來年豐收的瑞兆,故稱。碎剪鵝毛,是形容雪花的形狀如鵝毛一般。獸炭,制為獸形的炭。《晉書·羊琇傳》:“琇性豪侈,費用無復齊限,而屑炭和作獸形以溫酒,洛下豪貴咸競效之。”多嬌,即美人。因為“望冤家不見來”,(冤家,是對情人愛極的反稱。)所以就傷心得“珠淚雙拋”。在這段寫景抒情之后,接著又插入兩句寫景: “臘月天水成冰,這冷怎熬?”冰冷的冬天已到,說明春天早已過去了,這就激起作者的感嘆: “可惜的好青春,虛度過了!”時光不饒人,青春易逝,而她與情郎卻不得團圓,只能獨自與孤燈為伴,這就越發感到焦急萬分,愁悶難熬。因此她說:“到晚來對孤燈,奴好心焦;愁也是自己熬,悶也是自己熬,奴為他城隍廟懶把香燒! ”奴,婦女自稱。城隍廟,道教所傳守護城池的神廟。據說是由《周禮》蠟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來,最早見于記載的為蕪湖城隍,建于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唐代以來,郡縣皆祭城隍,宋以后奉祀城隍的習俗更為普遍。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正式規定各府州縣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這里以“奴為他城隍廟懶把香燒”,說明她把對情人的思念放在祭祀城隍神之上,不惜公然對世俗視為神圣的城隍神加以怠慢和藐視。
清代王夫之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卷上)這是說景和情可以相反相成。這首情歌運用的正是這個藝術手法。它以寒冷的冬景寫熾熱的春情,寫的是冰冷的寒冬景色,而所抒發的卻是火熱的青春之情,是青春的覺醒,青春被虛度的焦慮,青春被窒息的憂愁和苦悶。“可惜的好青春,虛度過了!”這種青春覺醒的呼喚,該是寫得多么動人心弦啊!“愁也是自己熬,悶也是自己熬”,這兩個“熬”字,把“冬”對“春”的摧殘又該是寫得令人多么錐心泣血啊! “奴為他城隍廟懶把香燒”,這最后一句更把她個人的離別之苦,上升到對統治那個社會的神靈的不滿,使其社會典型意義很自然地得到了擴大和提高。
上一篇:《減芳容》原文|賞析
下一篇:《卷耳》原文|賞析